【吉米的舞廳】據說是肯洛區的最後一部劇情片;這位78歲的導演打算以後改拍紀錄片。在這部可能是他的「告別之作」裡,看不出一點告別的影子:肯洛區以分裂的愛爾蘭為背景,再次拍攝一群,但特別是其中一位不向命運屈服的主角吉米·格拉頓(Jimmy Gralton)。2006年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作品【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描述1920年代初期愛爾蘭內戰,兄弟鬩牆的故事,而【吉米的舞廳】的背景年代正好座落在【吹動大麥的風】十年後。【吹動大麥的風】中,一個地主說:「這個國家會變成一個教士橫行,死水一潭的地方。」這段話果真在【吉米的舞廳】中落實了。

肯洛區用穿插倒敘的手法,讓觀眾看到吉米·格拉頓為何流亡美國十年。他回來之後,應大家的要求,再度經營舞廳,並引進源自於美國黑人的爵士樂。這個舞廳十分特別,它不僅是一個娛樂場所,也是鎮民學習、歌唱、繪畫的地方,在失業率高漲的愛爾蘭,吉米的舞廳既是鎮民的生活重心與慰藉,也是他們在當時的政教氛圍下,能夠呼吸少許自由空氣的所在。

然而這一切怎能逃過天主教會的法眼?神父將之斥為地獄,充滿了各種邪惡思想,而吉米則是萬惡的共產黨人。造訪吉米舞廳的群眾很快遭到各種軟硬兼施的恐嚇。就像肯洛區的典型主角,格拉頓沒有向權勢屈服,他企圖和當權者對話,向教會為舞廳請命。他的勇氣甚至連死敵雪瑞頓神父都肅然起敬。另一位西莫斯神父(Andrew Scott,在【新世紀福爾摩斯】飾演福爾摩斯的仇敵莫瑞爾第)雖同情人民的現況,然而除了憤怒之外,也莫可奈何。

就電影形式而言,【吉米的舞廳】並沒有什麼創新,肯洛區在此片採取了傳統的拍攝手法,但是擔綱主角的演員Barry Ward這張陌生的面孔,將歷盡滄桑卻仍懷抱滿腹熱忱的吉米,詮釋得十分動人。他與烏娜這對歹命鴛鴦,由於吉米流亡美國而被拆散。吉米回來後,烏娜早已為人妻,為人母。他們在月光下的獨舞,洋溢著對過去的懷念,以及無法結合的感傷。

對照今日,難以想像當時連聽爵士樂都被視為傷天害理的行為。有許多我們現在覺得理所當然的動作,卻是將近一百多年前的人不惜頭破血流去爭取。肯洛區一直喜歡講述生命鬥士的故事,而他也始終如一,爭取到底,這真是他一生不悔的正字標記!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