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四月就在法國上映了,但是我一直遲疑著沒有去看。在目前緊湊的生活步調中,我最怕的就是浪費時間。即使一部片只有90分鐘,看到90分鐘的悶片還是會讓我扼腕。

但是當我看到兩個月後電影還沒下檔(通常一部院線片在法國上映最多兩星期至一個月),終於還是跑去看,而我也沒有失望。

伊朗導演賈法爾巴納希(Jafar Panahi)是會說故事的人,即使他2010年被政府以危害國家安全等罪名,禁止在20年內進行任何電影相關創作,只好偷偷把攝影機架在擋風玻璃,以躲避公權力的控制,此外,經費也捉襟見肘。在這麼惡劣的條件下,巴納希卻以偽紀錄片風格,另闢蹊徑,呈現給觀眾伊朗的庶民風景。從爭論刑罰輕重的老師與男性乘客,認出巴納希的盜版片商,電影系的學生,用手機錄下遺言的受傷男子,抱著金魚缸去泉水的婦人.....巴納希藉由這些非演員生活化的「演出」,開了一扇伊朗現狀的窗口。

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巴納希寵愛的外甥女漢娜,她想要拍片,但老師卻不准學生用影像呈現事實,否則禁演。還有那位和巴納希惺惺相惜,遭到律師公會制裁的女律師。連最後打破車窗偷竊不成的歹徒,都是這支萬花筒繽紛色彩的一部份。

按照伊朗政府規定,這些暴露社會現實與黑暗面的對話和言論,都是不能夠搬上檯面的。正由於巴納希不畏當權打壓,繼續為人民發聲,觀眾才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伊朗社會面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