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起了個早,照例和朋友到Bercy看五點五歐元的早場(全票將近九歐)。

《玫瑰人生》演的是法國著名女歌手愛迪琵雅芙(Edith Piaf)1918至1963年去世的故事。她演唱過無數名曲,如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老爺(Milord)、愛的禮讚(Hymne à l’amour)。她生於1915年12月19日,後因病而於1963年10月11日逝世。她小時候父親在前線打仗,夢想成為歌星的母親,把她丟給外婆照顧。但是外婆並不關心她,她先是被託付給妓女們撫養,父親回來後,才將她帶回家,兩人一同在巴黎街頭賣藝討生活。成年後的琵雅芙和好友蒙蒙(Momone)在街頭賣唱時,遇見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位伯樂—路易勒沛雷(Louis Leplée),從此展開璀璨的藝術生涯,但是,各種磨難和悲劇,並未就此結束……。

我期待這部片已經好幾個月了,從去年在【Studio】雜誌上讀到影片拍攝的消息就想去看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如何詮釋這位法國國寶女歌手傳奇而坎坷的一生。瑪莉詠柯蒂亞本人和琵雅芙的相貌差異很大,柯蒂亞年輕貌美,總是掛著開朗的笑容,但琵雅芙掉髮的早,髮際線高,又不斷遭遇命運打擊,給人悲情的感覺。影片上映前,我就非常期待這部重量級文藝片,看柯蒂亞如何化身琵雅芙。

看完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後,我覺得電影本身的成績不錯,但離我心目中所謂的重量級作品還有斷距離。主要是,導演奧利維達昂(Olivier Dahan)幾場情感衝突的戲處理的有些灑狗血,例如:琵雅芙父親帶走她時,妓女們哭叫著不讓她走;琵雅芙的母親在拋棄她多年後,經常跑回來向她要錢,兩人時常一言不合而破口大罵;琵雅芙得知情人拳擊手馬塞爾墜機身亡時幾近瘋狂、失神大叫,這幾場情感極為外露的戲,或許十分符合琵雅芙本人的性格,但這幾筆色彩濃艷的筆觸給我的感動,反而不如幾場輕描淡寫卻情深意重的描寫來的真實感人,例如電影前段,十歲的琵雅芙望著店裡的一個洋娃娃出神,百葉門緩緩關上時,小琵雅芙也跟著蹲下,眼睛一直盯著那個洋娃娃,連爸爸在後面叫她都沒有反應。戲末,我們再度看到一個她和爸爸相處的片段:某天晚上,她爸爸回來,右手藏在外套左胸的位置,等他伸出右手,我們才發現,他送給女兒的,就是那天的洋娃娃。這對父女沒有講話,只是相視而笑。可是這個小插曲讓人覺得很溫馨,感受到那份粗中有細的父女情。

導演選擇琵雅芙晚期在紐約演唱會昏倒的一幕作為開場,最後以她在巴黎奧林匹亞廳獻唱「不,我一無所憾」(Non, je ne regrette rien)做結,點出了舞台就是琵雅芙的生命。導演在片中採用雙線敘述的方式:一支主線依時間順序呈現琵雅芙從兒童至病故的,我稱為順敘述,一支副線則打亂傳統時間順序,擷取她生命中各段時期的吉光片羽,插入在順敘述中。坦白說,這種打亂時間的敘述法,一開始看的不太習慣,但到了電影末尾,演到琵雅芙歷經病痛、車禍、痛失情人等各種打擊後,仍然堅持對歌唱的熱愛,這個時候,來回顧生命中的片段,便有如幻夢泡影之感,人生的滄桑,生命的滋味,全都與藝術的熱情融合為一,不分物我。

如果說電影本身並非毫無缺憾,那麼柯蒂亞的表演則絕對值回票價。她完全融入這個角色,她走路像她、說話像她、姿態像她、唱歌像她,她變成了琵雅芙。晚期的琵雅芙衰老的很快,四十幾歲看起來卻像六十幾歲,柯蒂亞本身有一百六、七十公分的身高,轉眼變成一個一百四十幾公分、嚴重駝背又生病的「老人」。看到電影裡的琵雅芙,你絕對不會聯想到她就是在【美好的一年】裡和羅素克威對戲的漂亮妹妹。看過柯蒂亞演過的幾部戲,再看這部後,我真想恭喜她,經過這部片的演技大挑戰後,她已經達到一個新的境界了!

拙琴,25/02/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