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麗  


此片緣起於艾曼紐‧卡黑一篇根據真實社會案件撰寫的散文。湯瑪和派屈克,一對年幼的兄弟,被自身難保的生母交付領養。弟弟改名為法蘭索瓦,順利融入新家庭,哥哥正好相反,一直想找回當初拋棄他的母親。


很多小孩在跟父母發生衝突,或被責罵時,都會閃過一絲懷疑:我可能不是他們親生的小孩,所以他們才對我這麼兇、這麼壞!我「真正」的父母一定比現在的父母更溫柔、更有耐心、更有教養!他們會呵護我、珍惜我,不會對我拳打腳踢!



湯瑪對生母僅存的一點幻想很快就破滅了。在好心公務員阿姨的協助下,他很早就找到了母親,但卻發現她也有了新生活,嫁了人冠了夫姓。當生母開門問他有什麼事時,她既沒認出自己的兒子,她的大肚子也阻絕了湯瑪認親的慾望。


愛的傳遞必須基於雙方的同意。養父母雖然滿懷愛心,像親生子一樣對待湯瑪,但他受過去的記憶牽絆太深,以致於無法接受。他弟弟法蘭索瓦正好是對照組:他加入新家庭的時候還是嬰兒,不記得生母的模樣,也沒有過去的包袱。他欣然接受養父母給他的一切,人生也比哥哥要輕鬆太多。


相對於弟弟一派陽光少年,湯瑪則像一座墳墓:沈默寡言、內心封閉。他也愛養父母,但是和生母未解的心結阻礙著他。面對生病後認不得他的養父,一滴眼淚從他那倔強的臉上掉下來。在冷漠的外表下,湯瑪內心實則騷動而翻騰。


湯瑪對生母的依戀,反映在他看生母居住國宅的眼神裡。少年湯瑪寫信給生母,說生母是混蛋,說他討厭她。如果沒有深刻的愛過,又怎麼會有恨?


這樣愛恨交織的心情,終於促使他多年後再度主動聯絡生母,而她的生活仍舊不穩定,婚姻破裂,獨立撫養小孩。湯瑪很在意生母對他同母異父弟弟的教養,並幾次主動介入,造成兩人之間的衝突。他不要弟弟重蹈他的覆轍。


Thomas  


雖然湯瑪沒有像上次一樣在見到生母後逃開,但是這次和生母的重逢仍然讓他失望。這個深深依戀著母親的兒子,在找回生母之後,面對著母親形象的全面破碎。他認清到茱麗以前不是好母親,重逢之後也沒有想要彌補過去的錯誤,彷彿這一切對她而言純粹就是命運的安排。養母看湯瑪經常不在家,還以為他交了女朋友,他也將錯就錯隱瞞下去,讓自己陷落在這種奇異的雙面人生活中。


艾曼紐‧卡黑認為,湯瑪必須經歷片尾的事件,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這個說法很浪漫,但是奇蹟如果沒有出現,他恐怕得改寫這段文字。真正動人的是主角彼此互相原諒。茱麗了解到自己曾犯的錯,她原諒了兒子,也請求兒子的原諒。湯瑪最後說出的那句「我很高興我媽還活著」將整部片捕捉出的那種母子之間愛恨交織的親情,下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句點。


本片拍攝的手法非常簡約,沒有多餘的裝飾和音樂,沒有花俏的處理。這樣的拍攝方式,讓觀眾更貼近事件的內心。我唯一不喜歡的是結尾。跟很多法國電影一樣,主要事件演完之後,導演會選擇停格在主角某個進行中的動作,例如轉頭、走路等等。美國電影喜歡以遠鏡頭表示結束,法國電影結尾常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這部也是。


順帶一提,今年二十五歲的年輕演員文森‧霍提耶Vincent Rottiers2010年以湯瑪一角獲得凱薩獎提名。我想這對於他在片中的演出,這項提名是實至名歸的。這是他第二次獲得凱薩獎提名,值得期待。


拙琴,11/09/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拙琴 的頭像
    拙琴

    莫比埃湖畔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