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這本書的關係是從一本雜誌開始的。

五月號的【閱讀】(Lire)雜誌對當代世界各國新銳作家作了一篇報導,並在每篇介紹文放入作者的照片。我很喜歡看作家的照片,喜歡試圖從中連結作品與作家之間的關係;雖然這種遊戲不免過於武斷,不過它也只限於淺嘗即止的遊戲而已。

我一邊隨意瀏覽介紹文,一邊研究作家的臉部表情,彷彿這樣做可以窺見別人靈魂裡的某種成份。正當眼神游移時,一張金髮美女的照片吸引我的目光,她的頭微微向右傾,神情透露出某種脆弱、纖細而多感的特質。

根據雜誌的介紹文,以色列作家Alona Kimhi,「一九六六年生於烏克蘭,六歲隨家人移民以色列。在演員生涯之後,這位極左派人士投身文學,首部作品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她的小說【哭泣的蘇珊】讓她名揚國際。」正如小說書名所暗示的,「蘇珊成天不停為了芝麻蒜頭的小事哭
這就是
Lire雜誌中的作者照片


哭啼啼。少女時期的蘇珊因為父親的去世,內心受到重創,三十三歲了還和母親同住,大半時候都在哭泣。某天,一個來自美國的遠房表親,一個美男子,到她們家借住,動搖了這對母女脆弱的平衡。這個故事本可能變成以色列版本的【BJ單身日記】,好看但輕浮,但Alona Kimhi以不可或缺的獨幕劇與精彩的角色證明,作品「輕」並不必然表示缺乏智性。」

我感到吃驚。以色列?原來這個國家除了大屠殺的陰影、仇恨和戰爭之外,還有出產小說家!這激起我強烈的好奇心。基於這好奇心,我便買了本書的口袋版。

剛開始,書中的以色列名字,讓我有點水土不服。直到表弟住進她們家,加速了角色之間的化學作用,我才進入狀況。表弟行事神祕,年紀雖輕卻似乎見過不少世面,初來乍到就贏得蘇珊母親的歡心,蘇珊非常不習慣家中的改變,視他為眼中釘。兩人經常爭辯,找尋不到生存意義的蘇珊,甚至出現自殘行為,都及時被表弟阻止。隨著時間過去,表弟和蘇珊的關係漸漸出現微妙的變化,兩人仍然經常拌嘴,但是眼神的流轉不再相同。

發展到後來,兩個遠房表親終究找到彼此內在的入口,而真正的親近起來。但兩人相戀沒有多久,表弟的「事業」發生問題,蘇珊提出戶頭所有存款,想要幫助他渡過難關,沒想到此時母親趕走了表弟,並向蘇珊揭發殘酷的事實:表弟根本是個騙子,他涉嫌偷走繼父保險箱的錢,以及其他詐財行為。憤怒到幾近瘋狂的蘇珊和母親大吵一架,並在狂暴的情緒中出手傷了母親。後來她收到一封友人轉來的表弟的信,表弟承認他作了許多愚蠢的行為,但是他要蘇珊相信他,相信他們的相遇是有意義的,只是蘇珊可能一時看不出來。表弟看出蘇珊長期躲在母親的羽翼下而無法自立,勸她離開,「我知道,自由也是某種牢籠,但這是我們註定要接受,又無法逃避的懲罰,因為逃躲是最大的謊言。而大謊言和小謊言不同,它是死亡、虛空;妳的位置不在這兒。」

歷經愛情創傷的蘇珊,整個人如失心一般,陷入深沈的沮喪中,內心千瘡百孔。在狂怒下和母親起衝突並出手傷了母親之後,她無法面對現實,頓時失去了生活的力氣,甚至像重症病人一樣無法自理,全賴母親一手照顧。在母親的悉心照顧下,她恢復了元氣,又和母親重新建立起從前的默契。回到從前的生活後,她們不再談論表弟,但是表弟的話讓她下定決心,最後,她終於離開母親,從事藝術創作。

其實我是跳著看完這本書的。在作者鋪陳蘇珊和表弟高低起伏不斷的相處情境中,我一直覺得這兩人應該會相戀。但是「天雷」要如何勾動「地火」呢?當這種「兩人一定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感覺越來越強烈時,我忍不住趕快往後翻找關鍵片段,然後從關鍵片段一口氣讀到底。

仔細想想,故事主題(自身的認同與存在危機)其實挺嚴肅的。不能保護自己的蘇珊,就像沒有殼的寄居蟹,除了母親提供的庇護之外,只能赤裸裸面對外界的世界而遍體鱗傷。她極度缺乏自信,又因為自覺深深不被理解而極端絕望。但作者藉由蘇珊與表弟之間關係的轉折,給讀者一個希望。兩人在海邊的那場重要片段,感官描寫非常細膩,讀著讀著竟有「觸電」之感。若說是「愛」拯救了蘇珊,不免過於武斷,因為這愛尚未通過考驗,女主角即已被迫分開。但可以確定的是,蘇珊因為深深的去愛,而後又徹底的失去,在這得失取捨中間,她終於有力量摸索出一條路,最後離開和她始終十分親密的母親獨自生活。

私下認為,這部小說很適合搬上螢幕。至少,我的腦中已經導出部份片段......

看完後,覺得自己好像被「撞到」一樣,衝擊很大。這是我的「入戲後遺症」。通常,這表示看過的作品還不錯,才能影響我,才會讓我認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或某種要表達的意念。這也會驅使我,把對作品的感受寫下來,那微不足道的「後遺症」,就會很快過去了。

拙琴,25/06/05

註:原書由希伯來文寫成,我讀的是法文版,譯名為【Suzanne la pleureus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拙琴 的頭像
    拙琴

    莫比埃湖畔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