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的故事改編自路易馬盧1963年經典名作【鬼火】(Le Feu Follet)和皮耶-迪厄‧拉荷歇爾(Pierre Drieu La Rochelle)1931年的同名小說,描述主角安德斯從勒戒所出來後度過的一天。
電影以一系列剪接的畫面開場,旁白是各種不知名的人們回憶的片段。當安德斯第一次出現時,觀眾看到他抱了一顆大石頭走入水中,意圖尋死,但最後並未成功。
他得到面試的機會,因而暫時離開勒戒所。趁著這個機會,他試圖和自己的過去搭上線。然而,安德斯的努力多半只是徒勞,而這使得他顯得格外孤獨。安德斯像幽魂一樣在奧斯陸街頭走著,他先去找昔日好友湯馬斯。兩人都愛好文學,安德斯曾經是前途看好的文學新星,而湯馬斯如今已為人夫、為人父,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小孩,擔任文學教授。湯馬斯向他坦承自己生活的平庸,和妻子之間也不再有火花,兩人最重要的共同活動只剩下電玩遊戲。當安德斯向湯馬斯透露自殺的念頭時,湯馬斯雖憂心並要他保證不做傻事,但自殺的烏雲仍然從頭至尾籠罩在安德斯四周。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劇情設計和湯姆‧福特的【摯愛無盡】(A Single Man)有神似之處:在【摯愛無盡】裡,柯林‧佛斯所飾演的大學教授經歷喪失同志戀人的悲慟,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他以「生命中最後一天」的心情看待周遭的一切,每一樣事物都呈現出不可思議的絕美面貌。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裡的安德斯則因吸毒傷害了他的人際關係,糟蹋了他的才華和事業。他打了好幾通電話給昔日女友,女友的電話永遠沒人接聽,而他的留言也從來沒人回覆。他和姐姐妮娜約在餐廳見面,結果是妮娜的朋友代表出面,因為妮娜暫時不想見到他。他去參加雜誌編輯的面試,對方對他的履歷表示欣賞,他對雜誌也提出了具體意見,但當面試者問他為何履歷上好幾年空白時,他直言自己吸毒的過去。面試者並沒苛責他,反而是他過早放棄,執意提前離場。他參加朋友聚會,一直等不到預定出席的湯馬斯,卻和也是昔日老友的瑪麗安有了一些惆悵的對話。有了兩個小孩的湯馬斯坦承目前生活的平淡,和男友在一起好幾年,肚子始終沒動靜的瑪麗安,則對此若有所失。
他遇到了許多各式各樣的人:毒販、勾引前女友的男人、帶著兩個美麗女伴的陌生男人,但這些人來來去去,卻未能真正和他產生連結,他的孤獨仍然深不見底。帶著這樣的距離,又或是結束自己生命的意念從未真正離去,安德斯用一種冷冽的眼光觀察著周遭的人們。有一幕很能說明安德斯的孤絕,那是他在一家咖啡館裡,聽著隔壁桌的客人談著各式各樣的話題,或開心或憂傷,或朝氣勃勃充滿希望,然而這些人和他之間即使靠得這麼近,終究是陌生人。他無法進入他們的生活中,也無法回到自己曾擁有的生活中。他過去曾有的連結在毒品的影響下多半已經崩壞,殘存的部份則繞開他自行發展。導演用簡潔的鏡頭凸顯這回不去的事實;電影在時而幽默的淡淡哀傷基調中鋪陳,奧斯陸陽光普照卻人煙稀少的街頭反映主角的內心光景。
片尾主角最後一次出現後,導演像跑馬燈一樣回顧安德斯在這一天內曾經去過的地方—這次是一個人也沒有的空景。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裡的演員們生活化的演技,讓人感覺就像確實會發生在真實生活中的故事。飾演安德斯的Anders Danielsen Lie多才多藝,兼具醫生、歌手與演員三重身分。十一歲就出道的他,在【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裡削瘦的外型和內斂的演技,增添不少角色的可信度。有趣的是,他戲裡戲外都叫安德森,連他戲裡戲外的伴侶都叫做Iselin(戲裡的那位Iselin不願再理他)。
拙琴,02/09/12
- 留言者: Kai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3-07-16 09:48:49
拙琴您好,
我們是美昇國際影業Maison Motion,
很喜歡您這篇文章對於主角在咖啡廳裡心境的描述,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即將上映,
希望能將這部電影及您的文章推薦給大家,
請問是否能夠借我們引用呢?
屆時會註明作者及原文出處,謝謝您。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我們。
Kai
美昇國際影業
E-mail:blackgo520@hotmail.com.tw
版主回覆:(09/03/2012 06:59:16 PM)
Kai您好:
沒有問題,只要註明作者和原文出處,歡迎引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