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人生le_concert_14.jpg  


【交響人生】是一部很扯的電影。很扯,但是好看


故事是敘述30年前,安德烈是俄羅斯波修瓦歌劇院的指揮家,為了保護樂團中的猶太裔音樂家,淪為歌劇院的清潔工。某天他無意間發現巴黎夏特雷劇院的演出邀請,想要重新站上指揮台的他,回頭找出當年那個陷害他的共產黨幹部,並召集了一群雜牌軍組成一支管弦樂隊,想要前進巴黎完成夢想。


一支雜牌軍要在短短兩星期完成水準之上的演奏,原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但比這不可能任務更不可能的,是這些臨時成軍的昔日老友或業餘音樂家,到了巴黎竟然完全不排練,只顧著吃喝玩樂,賣手機和魚子醬。「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更何況幾十年沒有好好練習的團員?用這種方式處理,就不只是「很扯」,而是將電影提升至「荒謬」境界。
le_concert9_09.jpg


 


但是電影的另二個主題拯救了【交響人生】,甚至讓觀眾心甘情願忽視之前說的那些缺陷,那就是安德烈和安瑪麗賈奎之間的關係,還有柴可夫斯基。


相信所有的人看到結局之前,都會以為安瑪麗就是安德烈的女兒。難道不是嗎?他看她的眼神,他知道她出生的秘密......其實答案在蕾雅,安德烈擔任指揮時期的小提琴家,那位至死都在腦中拉著小提琴的「瘋女」。


當年,安德烈就是在指揮柴可夫斯基協奏曲的中途,遭到黨幹部上台當場折斷指揮棒,從此禁止演出。團員四散各地,許多人再也沒碰過樂器。因此當夏特雷劇院院長(François Berléand把這個角色演得非常神經質而詼諧)問他們要演奏什麼曲目,安德烈毫不猶豫的回答「柴可夫斯基」,這背後理由自然是一圓過去未竟之夢,而對安瑪麗而言,則是得知身世的機會。


交響人生二le-concert-2009-18222-480178255.jpg  


幸虧有了柴可夫斯基,有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觀眾便可以選擇遺忘,這支偽牌波修瓦,何以開演五分鐘拉得亂七八糟,之後又莫名其妙的神出入化。這當然不是把那位小提琴拉的像殺豬的金主綁起來就足夠的。


最後說一下主要演員。飾演安瑪麗的梅蘭妮‧羅宏還不錯,這個角色難度不高,主要是在於小提琴技巧。但她其實只要演出那個架勢和指法,真正在後面操刀的是小提琴家莎拉‧內塔魯(Sarah Nemtanu)。羅宏只要出場,她的年輕美麗就會讓許多觀眾傾倒了。


飾演安德烈的阿列西‧古斯柯夫(Aleksei Guskov),是【交響人生】整個故事的核心。古斯科夫是俄國名演員,但法國人對他十分陌生。透過【交響人生】,法國觀眾發現了一位「新人」。過去的創傷,三十年不能公開演奏,找安瑪麗伴奏的真正目的,以及音樂,這裡面有很多可發揮的元素,這些元素累積為最後高潮,讓最後十五分鐘成為本片最精彩的部分。


拙琴,14/08/11



  • 留言者: 大衛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4-03-02 15:44:52

最後十五分鐘, 就足夠可讓我一看再看多次了. 大精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