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26)
- Sep 15 Mon 2014 04:26
【潔瑪‧包法利】(Gemma Bovery)
- Sep 06 Sat 2014 18:11
【只是個孩子】(Obvious Child)
- Sep 01 Mon 2014 05:08
【救贖】(The Salvation)
- Aug 28 Thu 2014 05:41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
海瑟在劇中朗誦獻給奧古斯都的悼詞時,提到了較大無限與較小無限的概念。如果換個方式看,不到二十歲就離開人世,相較於五六十歲才離開人世,的確擁有較小的無限,但較小的無限也可以是一場燦爛的花開,人生沒有白來。這段悼詞超級感人,她唸完之後,戲裡戲外的人都哭了。說到這點,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無法知道電影是否忠於原著。但是電影非常感人,戲院裡雖然只有幾十個觀眾,演到後來,戲院裡吸鼻涕的聲音此起彼落。離開戲院時,有個馬蛋正在擦眼睛。以前也有影片看得我哭到吸哩嘩啦,但是這部是看了哭,眼淚還沒乾,又哭了。除了故事感人,兩位十分投入又默契佳的男女主角雪琳‧伍德利、安塞爾‧埃爾葛特也是重要因素。
【生命的美好缺憾】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電影,不知原著是否更加精彩?跟各位強力推薦。
- Aug 15 Fri 2014 00:31
【心在彼處】(Wish I Was Here)
艾登的故事並不獨特,但由這幾位演員詮釋,仍然有其吸引人之處。Judd Aptow有部片叫【40惑不惑】,【心在彼處】有點像【40惑不惑】的前傳,只是年齡的威脅沒像四十大關來得那麼嚇人。很巧的是,兩部片都跟猶太人有點關係。
- Jul 30 Wed 2014 16:40
【年少時代】(Boyhood)
梅森變形記 |
梅森變形彩色版 |
本片榮獲2014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台長用力推薦!
- Jul 27 Sun 2014 23:49
【大師】(Maestro)
- Jul 22 Tue 2014 04:55
【聽說愛情回來過】(The Face of Love)
- Mar 22 Thu 2018 20:04
Celavive故事集#3:泡沫潔面乳
大胃王跑到浴室一看,原來是泡沫潔面乳在低聲哭泣,泡泡多到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撥開,才看得到藏在下面的哭腫的瞇瞇眼。
- Mar 22 Thu 2018 19:45
Celavive故事集#3:泡沫潔面乳
- Jun 19 Thu 2014 09:48
【一月迷情】(The Two Faces of January)
一對高雅多金的美國夫妻在希臘遊歷時,遇上了在當地擔任導遊的年輕美國人萊道爾(奧斯卡以薩)。會說包括希臘與在內等多國語言的萊道爾,在服務旅客時也經常順便敲詐。他遇到切斯特(維果莫天森)和柯列特麥法蘭(克斯汀鄧斯特)時,父親剛好去世,而他並未回國奔喪。他既受柯列特的美貌吸引,切斯特的世故又讓他想到自己的父親。然而,切斯特債主委託的私家偵探找上門來,不但戳破切斯特的假象,更讓萊道爾捲入謀殺疑雲,更與年紀懸殊的麥法蘭夫妻之間構成三角關係......
這部片最有意思的是三個主角之間的兩人組合。切斯特與柯列特年紀懸殊,也把萊道爾對柯列特的好感看在眼裡,總是疑心萊道爾會拐走柯列特。柯列特與萊道爾無疑彼此吸引,然而切斯特與萊道爾卻並不完全是敵對的關係,更摻雜了共犯/同謀,還有一點彌補萊道爾暗自遺憾的父子情誼。即使到了最後,萊道爾知道柯列特是因切斯特而死,但萊道爾卻不得不與切斯特合作。三人之間的複雜關係提供了完美的懸疑劇情,三位演員表現得都很不錯,奧斯卡以薩的角色和他在【醉鄉民謠】的角色天差地遠,也可見他演技的寬度。
拙琴,20/06/2014
- Jun 17 Tue 2014 13:34
【心靈勇者】(The Railway Man)
【心靈勇者】原片名為「鐵路人」(The Railway Man),為艾力克羅麥斯的同名自傳改編。「鐵路人」正是酷愛鐵路的主角艾力克羅麥斯(柯林佛斯)。故事從二戰退伍軍人艾力克與佩蒂在火車上一見鍾情開始,但背後卻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大時代悲歌:1942年,日軍侵略新加坡之後,投降的英軍淪為戰俘,為日軍打造史上惡名昭彰的「死亡鐵路」。艾力克和同僚被送往泰國,在極為艱鉅的條件下參與鐵路建造工程,戰俘被迫徒手開鑿岩石和叢林,同時遭到嚴刑苦打、烤問。
和佩蒂結婚之後,艾力克心中仍然帶著昔日的傷痕,並且拒絕談論所有關於當初被虐待的過程。佩蒂向艾力克昔日同僚芬利身上尋找解答,而芬利為艾力克留下了一條線索;原來,當年折磨艾力克的日本軍官永瀨隆(真田廣之)還活著,而且還在泰國擔任紀念館的導覽!當年被永瀨隆害慘的艾力克,在五十年後有了大好的復仇機會!他到底該如何面對?
坦白講,導演可惜了這個題材,把電影拍的太過一般。特別是艾力克如何從憤怒、怨恨到原諒的過程,這中間必定有許多轉折可以琢磨,而且,兩人最後還結 為好友,都在93歲去世。從網路上的影片可以看到,永瀨隆抓著艾力克當年被他打爛的手,以疼惜的語氣一直說對不起的畫面,兩個老人彼此關懷,化面十分感人。化敵為友,這真的不簡單,裡面一定有很多可以捕捉的能量。
雖然如此,結尾真田廣之和艾力克再度重逢的畫面,還是超感人。電影拍得so so,但至少現在我知道可以找書來看了。而且我意外透過電影預告片聽到一首絕美的合唱:
www.youtube.com/watch?v=W-qfkun2vMg
原來它是漢斯季默所作的【紅色警戒】配樂,在【心靈勇者】正片中並未使用。這首歌我聽了一遍又一遍,百聽不厭。裡面豐沛的能量讓我聽到掉眼淚,是一首充滿純真感情的歌曲。
拙琴,17/06/2014
- Jun 17 Tue 2014 06:02
【百歲老人蹺家去】(Hundraåringen som klev ut genom fönstret och försvann)
這部片是一位法國朋友推薦的。她說原著很讚,電影不錯!我先生讀過原著後,也說非常精采。
【百歲老人蹺家去】是一個充滿奇想的故事,根據瑞典作家Jonas Jonasson的小說【Hundraåringen som klev ut genom fönstret och försvann】改編。
百歲人瑞阿蘭卡森Allan Karlsson離 開準備為他慶生的養老院。在路上,他遇到一個黑幫流氓,一個看守車站的老人,一個念過一堆書卻對未來感到茫然的年輕男子,還有養了一隻大象的女人。他的旅途同時也是百歲人生的回憶錄:從小就迷戀爆破的他,可是大有來頭!他參與了原子彈的誕生、西班牙內戰,並與史達林、數位美國總統都有交情。不但是許多史上重大事件的幕後推手,還因緣巧合結識愛因斯坦的白痴弟弟,在美俄冷戰期間擔任雙面間諜,更在不知不覺中見證了柏林圍牆的倒榻!作者讓出身平凡的主角碰上各種天馬行空的際遇,不管眼前發生任何事情,主角永遠都老神在在,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感覺像瑞典版的【阿甘正傳】,也讓我想起捷克導演伊利曼佐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這幾部片都不約而同從小人物故事觀照大歷史,不同的是,【阿甘正傳】裡有感情世界不完滿的缺憾,【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裡流露出繁華落盡的淡淡滄桑,在【百歲老人蹺家去】裡,完全看不到一點遺憾或怨恨,阿蘭一生就只是把握當下,及時行樂。
這部片得到觀眾很高的評價,但在法國放映的廳數不多,是一部看過的人都說讚的小眾片。
更新日期 :06/08/2014
- Jun 14 Sat 2014 14:43
【姐姐我醉大】(Walk of Shame)
在阿道的推薦下跑去看這部片。其實看片已經是一星期以前的事,因為最近生活超級精彩又緊湊,比電影還要張力十足,沒有什麼時間坐在電腦前面,一直到現在才能稍微做紀錄。
阿道說這部片「逗趣,但僅止於此」。此言不虛!劇情敘述地方新聞台主播梅根(伊莉莎班克斯),夢想成為全國聯播網新聞主播,和另一位候選人角逐主播的位子。正當她在試播後以為丟掉大好機會,未婚夫又劈腿並和她分手,心情沮喪之下,好友帶她去夜店狂歡,企圖讓她忘掉所有的不順遂。結果一覺醒來,她發現旁邊睡著昨天在酒吧認識的男人,但完全不記得兩人之間發生什麼事。最害的是,她看了手機才發現,電視台最後還是選擇了自己!這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車子被拖吊,錢和證件又全都在車上,她該如何在新聞開播前到達現場?
就像許多類型片,片中的梅根也是衰到可以,但也總在緊要關頭及時脫身。劇情有點誇張,但是笑點還不錯,可以六十分及格過關。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很閒,可以跑去看看,不然等電影台上片也沒差。
拙琴,14/06/2014
- Jun 04 Wed 2014 21:09
【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
【黑魔女:沉睡魔咒】由睡美人的故事改編,特殊之處在於它是從【睡美人】中的反派--梅菲瑟的觀點來陳述的。可以說,這是從【睡美人】反過來講的故事,梅菲瑟如何成為邪惡的巫女?背後有什麼樣的心路歷程?
原來,梅菲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壞巫婆。曾經,她是森林王國心地善良的精靈,也曾和人類王國的史帝芬青梅竹馬。在那個時候,人類與精靈的紛爭彷彿不存在,萬物似乎可以和平相處。然而,當人類使出大陣仗,欲以武力威脅精靈家園,史帝芬這位青梅竹馬的好朋友,不但與梅菲瑟漸行漸遠,更在國王以王位懸賞的利誘下,假意接近梅菲瑟,趁她熟睡之際奪走她引以為傲的雙翼。哪個精靈沒有翅膀?被憤怒吞噬的的梅菲瑟,在悲憤中化身為黑暗女巫。隨後在復仇心驅使下,對襁褓中的奧蘿拉公主施下毒咒,讓她進入死亡般的永恆沉睡。
梅菲瑟原本要監視自己下毒咒的對象,但奧蘿拉公主卻將她當成神仙教母;梅菲瑟以為奧蘿拉會怕她,但初生之犢不畏虎,純真的奧蘿拉沒有分別心,完全接納梅菲瑟的樣貌,也獲得烏鴉隨從Diaval的喜愛。梅菲瑟從一個受害者,轉變為施害者,而在這咒語所編織成的網裡,她卻發現,她固然困住了獵物(奧羅拉公主),報復了負心郎史蒂芬,但更囚禁了自己的心。梅菲瑟的惡幾度碰撞到奧羅拉未沾染世俗塵埃的本質,而這份無瑕的本質就如一面明鏡,釋放梅菲瑟內心柔軟的部分,讓從前那位光明的精靈重新甦醒,進而得到救贖。
安潔麗娜裘莉將這個從純真墮入黑暗,再從黑暗重獲光明的角色演得恰到好處。這個角色結合了善良、邪惡、調皮,而且即使在她走入黑暗時,她的內心仍然有一絲微光閃入;奧羅拉(意為"晨曦")正是照亮梅菲瑟的那束光。這樣看來,劇情對"真愛之吻"的另類詮釋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我對迪士尼出品的電影本來就要求不多,但是對安潔麗娜裘莉很看好。這部電影特效做得十分細膩,安潔麗娜裘莉的造型很讚。我也喜歡那隻老是被梅菲瑟變成各種生物的倒霉烏鴉,倒是菲利浦王子的造型看起來有夠土!還好吻醒奧羅拉的人不是他!
拙琴,05/06/2014
- May 28 Wed 2014 10:02
【未來昔日】(X-Men : Days of Future Past)
愛拍續集、前傳的好萊塢,這次出的X戰警是【X戰警:最後戰役】與【X戰警:第一戰】的雙向平行續集--
【X戰警:最後戰役】,是X戰警系列電影第三部,描述變種人與人類之間的戰爭;
【X戰警:第一戰】,是X戰警系列電影的前傳,描述X教授與萬磁王的相識,以及與人類間的首次衝突。
【X戰警:未來昔日】將故事設定在上述兩集故事的十年後。變種人受到巨型機器人哨兵的迫害,生存岌岌可危。X教授與萬磁王體認到,變種人與人類之間的對立形勢,轉變的關鍵在於 1970年代,魔形女刺殺崔斯克後被逮捕,而被囚禁、折磨,使得人類有機會取得她的基因,並建造出哨兵這變型人超級殺手。他們決定將金鋼狼的意識傳送到五十年前的金鋼狼體內,阻止魔形女犯下大錯,在關鍵時刻改變歷史。
這一集的X戰警比【第一戰】更引人入勝,而且並不需要知道來龍去脈就可以立刻進入劇情。電影花了一點時間鋪陳未來荒涼危險的景象,以及變種人節節敗退的無力。當金鋼狼回到過去後,精彩的就開始了。我對時空旅行的劇情原本就還滿感興趣的,而變種人與人類之間的衝突,其實也不難讓人聯想到現今世界上的種族衝突。因此導演將崔斯克類比為希特勒,真是再自然不過的設定了。在這集中,金鋼狼和魔形女扮演著關鍵角色,而X教授和萬磁王,一個要從失去雙腿與義妹的落魄心態中振作,一個則是要除掉魔形女以絕後患。萬磁王的戲份比上次少,但是特效場景都很吸引人,他輕抬兩手,輕輕鬆鬆讓整個球場漂浮在空中的場面真是酷斃了。麥可法斯賓達優雅的演出,讓萬磁王永遠保有天降神兵般的從容。
本集中快銀(Quicksilver)的出現,為劇情增添不少笑料。被刺殺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也是變種人?這個設定很妙。除了幾位固定的成員,中國演員范冰冰客串飾演閃爍、因【逆轉人生】大紅的法國演員歐馬希飾演主教,在濃重的化妝下幾乎看不出來是他,只覺得有點眼熟!
我非常喜歡【未來昔日】的結尾,那是一個理想的社會,但絕非不可能達到!沒有血腥和仇殺,不同種類能夠和平共處,多麼美好。
【未來昔日】片尾藏了一個彩蛋,真的是跑完全片演職員名單之後才看得到。彩蛋只有一個在古埃及的場景,一個穿著鬥篷的神秘男子用超能力建造了金字塔,無數埃及人將他奉若神明、頂禮膜拜,口中高喊“En Sabah Nur”。這個詞其實是一個變種人的名字,而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變種人——“天啟"(Apocalypse)。而【X戰警:未來昔日】的續集正是名為"天啟"。
【天啟】預定於2016年上映。所以,X戰警系列這會下金蛋的母雞,看來還會繼續孵幾顆蛋呢!
看這部片的戲院有八百多個位子,電影開始十分鐘後,有個先生跑來坐我旁邊,他腳不只伸到我這邊,看一看還睡著了!後來我乾脆換到前排位子。一個人看電影有時也會碰到怪人。
拙琴,28/05/2014
- May 25 Sun 2014 21:15
【兩天一夜】(Deux jours, une nuit )
桑德拉(瑪莉詠歌蒂亞)是比利時工廠女工。她有美滿的家庭,有房子、車子,兩個可愛的小孩,和愛她的先生,但在周五的工廠投票中,老闆要大家在一千歐元的獎金,與桑德拉的去留之間做一抉擇。在廠長的壓迫下,投票結果是桑德拉失去她的工作。支持她的同事提出抗告,指出投票過程有瑕疵,因而取得下周一重新投票的機會。桑德拉剩下周末的時間,一一說服同事們投下對她有利的一票。她能贏得這場戰爭嗎?
達顛兄弟(les Frères Dardenne)就跟英國的肯洛區一樣,向來以拍攝社會寫實作品聞名。這次在看電影的時候,我的腦袋不斷冒出許多想法:
1.瑪莉詠歌蒂亞演技佳自是不在話下,劇組也刻意讓她穿得非常平易近人,但我覺得她的裝扮跟我想像中的女工還是有一段距離。當然我不是說女工就是註定要跟肥大結下不解之緣,但很難想像有女工長這麼漂亮,身材又好。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注意她在劇中露出的那段內衣肩帶;她在劇中換了兩次。
2.為什麼非得二選一,一定要在一千歐元和某人去留中抉擇呢?不能像【有錢人和你像得不一樣】的作者哈福艾克說的,兩者皆取嗎?大家不能少拿點獎金,讓同 事都能保留工作嗎?這次裁了某人,下次難保不是自己啊。但這更可能只是老闆的藉口,反正老闆打定主意節約支出,他要裁又能奈他如何。如果老闆真的要民主式 投票,我很奇怪為何不能有更好的選項?如果老闆只是做做樣子,那桑德拉從一開始就白費工夫了。
3.(只)當員工的選項實在少得可憐。買了房子、車子,貸款還沒付完,老闆突然叫你走,你也不得不離開。如果你想辦法留下來,氣氛也會很糟糕。舉桑德拉為例,就算留下來,不支持她的同事也會把氣出在她身上,因為她擋人財路,害同事拿不到獎金。在本片中,最後桑德拉是有機會留下,但是老闆是以不續另一短期工的約的方式--又是二選一,不是這樣,就只能那樣。
桑德拉的角色滿悲情的,已經得了憂鬱症在服藥,結果在病假期間,老闆發現員工從17人減為16人,工作還是可以完成,只要每人每星期加班三小時即可。她原本認為挨家挨戶爭取一線生機只是徒勞,如果不是先生馬努一直鼓勵她,她恐怕就真的放棄了。在她探訪同事的過程中,導演呈現出來的是一個脆弱社會階層的眾生相:在經濟危機下,訂單減少,工作量減少,大家光保住自己的飯碗都來不及,實在無力再多顧到別人是否會失業。有的人家境寬裕些,不需要這樣天人交戰;有的同事並不希望桑德拉失業,但是他們真的需要這筆錢;有的人避而不見,不想面對桑德拉的哀求。
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多的省思,並不是在社會議題或演技上,而是在於生存這件事。劇中的同事,有些人家裡只有一份薪水,有些人一份工資不夠,還跑去做黑工,所以只要這份工資不穩,全家的收入就會成為大問題。這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想想看大家為了一份工作自相殘殺的苦狀,這真是悲慘世界最好的寫照。自從2008年以來,全球已經籠罩在經濟危機下好幾年了,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用同樣的方法賺錢。單一的收入方式,卻要面臨多元的開銷。現在歐洲倒閉的公司很多,一票人失業。很多我們覺得會一直存在的企業,最後還是在大家的驚訝聲中倒了。如果還用桑德拉跟她同事們那樣的老方法賺錢,那麼只要下一波大浪一來,隨 時面臨房貸、車貸、生活費繳不出來的龐大壓力,只要失業就是惡夢的開始。這絕對不是哪個總統或政黨上來就可以解決的事情,而是學校沒有教但比考試還重要的生活智慧。
拙琴,26/05/2014
- May 20 Tue 2014 09:29
【藍色房間】(La Chambre bleue)
【藍色房間】改編自比利時法語作家喬治西默農的作品。也是馬修阿馬希(Mathieu Almaric)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故事採倒敘手法,觀眾由主角朱利安賈益德(Julien Gahyde)接受法官、警察與心理醫生偵訊的過程中,拼湊出來龍去脈:朱利安有個美滿的家庭,美麗的太太戴芬和女兒蘇珊。然而,他和童年好友愛絲特戴皮耶(Esther Despierre)卻有婚外情。兩人經常在旅館的藍色房間裡約會。直到有一天,愛絲特的丈夫尼古拉差點看到旅館裡的朱利安。朱利安心生畏懼。為了逃避情婦,帶家人到海邊度假,後來,他陸續接到愛絲特的匿名信,但這些意有所指的信件只是讓他更害怕,進而全數銷毀,不理會愛絲特要他履行共同生活的承諾。
尼古拉年事已高,健康不佳,在一次發作中去世。愛絲特明知家醫不在,卻沒有找其他醫生,等到家醫回來,尼古拉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家醫便簽署火化同意書。在這之後,愛絲特和朱利安之間少了一個阻礙,愛絲特期待朱利安採取進一部行動,和戴芬離婚,但朱利安繼續避不見面。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雖然朱利安留在戴芬身邊,但戴芬感覺得出朱利安對她的感情變了。為了幼小的女兒,她全部隱忍下來,什麼都沒說。某天,戴芬要朱利安去愛絲特經營的藥房裡領回她訂購的果醬。朱利安心不甘情不願的去了,然後去供應商那裡取貨。回家的時候,他看到家裡燈光全開,警車停在門口--果醬裡有劇毒,戴芬吃了沒多久便香消玉殞。
終場,朱利安和愛絲特在法庭受審。法庭四面都是藍色的牆壁,上面有黃色蜜蜂的圖案,呼應旅館藍色房間上的蒼蠅。審判結果,兩人都被無期徒刑;司法給了他們同樣的命運。
西默農的作品向來以心理分析著名。【藍色房間】很大部分採用了西默農的原文。一開場,愛絲特咬破了他的嘴唇,一滴血濺在床單上。在稍後的段落中,導演讓吃驚的戴芬將草莓果醬滴落餐桌上,用另一種形式重現這滴血。
在激情中,朱利安臣服於她發起的誓約:
-你真的會和我共度一生嗎?
-當然......
-這麼確定嗎?會不會有點害怕?
-怕什麼?
-你想像的到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嗎?
-我們最終會習慣的。
-習慣什麼?
-習慣我們兩個。
在影片中,導演經常使用各種框格,賦予主角被限定、壓迫的感覺。即使朱利安不斷逃避,他最終逃不過那天在床上輕浮的誓約,以及愛絲特對他的深情。他不知不覺投入愛絲特的網中,就再也逃不開了,變成定格在牆上的兩隻蜜蜂。
拙琴,21/05/2014
- May 16 Fri 2014 09:24
【她和她的小鬼們】(Short term 12)
還沒時間去看【為愛璀璨—永遠的葛莉絲】(Grace de Monaco),先去看另一部葛麗絲-【她和她的小鬼們】。【她和她的小鬼們】劇情讓我想到先生的工作,因為他也是從事特殊教育。葛雷絲(布麗拉森)是「Short Term 12」青少年中途之家的主管。這裡接納了許多遭受經歷家庭暴力與虐待的青少年,過往痛苦的記憶經常讓他們的行為充滿各種不可測的變數。跟這群孩子相處,就 像坐在不定時炸彈上,隨時都可能會有失控的突發狀況。這是一份亟需愛心耐心的工作,而葛麗絲永遠滿懷熱忱地照顧每一個人。
但回到家後,葛蕾絲仍須面對自己艱難的過去。為什麼葛麗絲懷了孕卻沒有任何喜悅之情,還執意要墮胎?為什麼新成員傑登和父親之間的關係,特別引起她的共鳴?為什麼她服刑十年的父親要出獄時,會引起葛麗絲這麼大的反應?中途之家的青少年們,包含了最吸睛的三巨頭:即將年滿18歲的馬可仕,是一名緊張而安靜的少年,面對成年就要離開中途之家的焦慮,用自行創作的饒舌歌曲說出肝腸寸斷的自傳故事,教人為之動容。不時會大叫衝出中途之家的山米,和旁人幾乎沒有任何互動,緊抱著妹妹留下的洋娃娃自行療傷。習慣自殘的傑森,和父親之間存在著難解難分的情結,用斷腳換取鯊魚友誼的章魚寓言,表達她和父親之間複雜而 痛苦的關係。
葛麗絲與心魔纏鬥的過程也十分令人感動。最棒的是有一位超體諒又愛她的男友梅森,三年來耐心等待她開啟心扉。他的幽默風趣、包容體恤,平衡了劇中張力十足的場景。放下過去談何容易,但與過去和解,當下就能海闊天空。雖然輔導員拿著球棒闖入人家家裡,準備給惡人爸爸一記悶棍的劇情是戲劇化了些,但是整 齣劇真的讓我好感動。輔導員對這些不幸的孩子付出許多愛與關懷,而他們也從孩子身上學習諒解與救贖。這是多麼美妙的境界!攝影機輕微的晃動,給人一種親臨 現場的錯覺,彷彿觀眾就在中途之家,在主角與孩子們的身邊,彷彿可以聽到演員的呼吸。
於是我們在片尾也跟著輔導員衝出去......解放了,生命更美好!建議大家有機會找來看。
拙琴,16/05/2014
- May 12 Mon 2014 11:01
【時尚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
繼2011年兩部重拍電影【鈕扣戰爭】(La Guerre des boutons)鬧雙胞之後,今年(2014)法國影壇又非常有志一同的推出兩部知名服裝大師聖羅蘭的傳記電影。這些片商實在太有默契了!
以下是這兩部電影對照簡表:
主要人物與演員 | |||||||||
法文片名 | 中文片名 | 法國上映日期 | 製片 | 導演 | 聖羅蘭 | 皮耶貝傑 | 維克多 | 露露德法來茲 | 貝蒂卡楚 |
Yves Saint Laurent | Pierre Bergé | Victoire | Loulou de la Falaise | Betty Catroux | |||||
Yves Saint Laurent | 時尚大師聖羅蘭 | 2014年1月8日 | SND, WY Productions | Jalil Lespert | Pierre Niney 皮耶尼內 |
Guillaume Gallienne 紀堯姆高利安 |
Charlotte Le Bon | Laura Smet | Marie de Villepin |
Saint Laurent | 聖羅蘭(暫譯) | 2014年10月1日 | EuropaCorp, Mandarin Cinéma | Bertrand Bonello | Gaspard Ulliel | Jérémie Renier | Léa Seydoux | Aymeline Valade |
由於另一部聖羅蘭的傳記電影十月才推出,目前的資料還不齊全。
先來看看一月上映的聖羅蘭電影。
關於聖羅蘭,除了知道他是知名服裝設計師之外,其他我幾乎一無所知,只是曾在vente privée網站上購買當時僅透過這個平台販售,由Alain Chamfort演唱的CD【聖羅蘭的一生】(Une Vie Saint Laurent),這張特別的專輯可以說是聖羅蘭的歌曲傳記,以十六首歌唱完一生。不過,如果要真的了解聖羅蘭,聽完整張專輯還是只能有模糊的概念。就連他的人生伴侶皮耶貝傑,我也是近幾年才了解此人身分。如果你完全不了解誰是皮耶貝傑,誰是露露德法來茲,誰是貝蒂卡楚,看完電影你也不會知道更多。
就一部傳記電影而言,【時尚大師聖羅蘭】的長度相對的短,僅有1小時46分。電影講述1950年代至1977年,聖羅蘭在迪奧公司擔任設計師,乃至於在皮耶貝傑幫助下自立門戶,確立國際服裝設計師地位的經過。電影有許多細節,看的時候不確定有什麼特別意義,是看完後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的。例如安迪沃荷1972年為聖羅蘭畫的肖像畫、還有聖羅蘭偷偷畫「壞呂呂」(La Vilaine Lulu),電影中只是一鏡帶過,事實上聖羅蘭在1967年出版了這本「寫給小孩子的書」,還重印了兩次,其內容不但兒童不宜,就連大人看也很有問題。如果不是出自聖羅蘭之手,大概早就被禁了吧!!
一月上映的聖羅蘭電影版聖羅蘭生前長年伴侶皮耶貝傑只支持雙包電影中的其中一部,就是一月上映的這一部。他不但出借聖羅蘭創作服裝的原件、兩人在巴黎瑪索大道五號住宅、摩洛哥的瑪卓黑花園(Jardin Marjorelle),連皮耶尼內在劇中戴的眼鏡,都是聖羅蘭生前戴過的。
電影拍得美輪美奐而有點距離。聖羅蘭與皮耶尼內的愛情故事,由兩位同樣出自於法蘭西喜劇院的演員詮釋,確實傳達出愛情的怦然心動。皮耶貝傑知所進退,隨時照顧保護著害羞不擅社交的聖羅蘭,讓這位二十一歲就繼承迪奧事業的天才能專心創作。雖然經過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兩人仍然是互補性極強的天作之和、最佳拍檔。皮耶尼內不僅像聖羅蘭,也跟聖羅蘭一樣年紀輕輕就嶄露頭角,於二十一歲就進入法蘭西喜劇院。我在網路上找出聖羅蘭以前訪談錄影,尼內演的聖羅蘭頗得其神韻,不管是說話的樣子和方式和走路的神態都極為神似。我很好奇Gaspard Ulliel演的聖羅蘭會是什麼樣子,不過第二個版本的聖羅蘭,首先海報就不行了:
逆光角度拍攝,看起來整個像恐怖片啊!
其次是Gaspard Ulliel,他的演技我個人覺得普普,是否有突破就要看電影才能見真章了。
至於劇中其他配角如露露德法來茲和貝蒂,她們的角色只是輕輕帶過,並未獲得更多著墨。整體而言,兩位主角的部份十分生動,但充滿了只有識者才知的小細節,而配角的部份則較為空泛,各個角色之間的密度差異極大。即使如此,這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它讓觀眾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聖羅蘭的一切。
最後附上在網路上找到的聖羅蘭生平。
拙琴,14/01/2014
伊夫·聖羅蘭1936年8月1日出生於阿爾及利亞。
17歲時在國際羊毛局秘書處舉辦的一個設計比賽中獲得一等獎,晉身時裝設計界。在完成時裝設計學業後,進入迪奧公司工作。1955年,首次發表設計作品。
1957年迪奧逝世,出任迪奧公司的首席設計師。遇見其同居伴侶皮爾伯傑。
1960年在法國被召入伍,精神崩潰。
1962年,成立自己的時裝公司,發表高級時尚作品。“水手外套”被提升為高級時尚。
1964年推出“聖羅蘭香水”。
1965年推出“蒙德理安裙”,以抽像幾何為特色。以荷蘭風格派畫家皮特·蒙德理安的作品《紅、黃、藍構圖》為設計靈感。
1966年首推女裝“小晚禮服”,受安迪·華荷啟發的裙子。
1968年首推非洲“狩獵外套”、透明襯衫、雪紡裙子,以紀念1968年法國學生暴動。
1971年推出1940年戰爭時裝造型。
1977年推出中國風、西班牙風高級時裝。“鴉片”香水造成轟動。
1983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首次為當今設計師聖羅蘭舉辦展覽。
1985年以後主辦多次時裝回顧展。
1989年聖羅蘭上市,市值5億美元。
1998年已過60歲的聖羅蘭把成衣業交給愛爾巴。
1999年古茲集團以10億美元收購聖羅蘭,保留其“高級時裝屋”。
2000年湯姆·福特為聖羅蘭品牌推出第一個系列。
2002年“高級時裝屋”慶祝40周年,聖羅蘭宣布結束其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