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August : Osage County  


【八月心風暴】是我在回法國班機上看的唯一一部影片。去程睡不著,回程累到猛睡。沒看影片的時候,不是吃就是睡。


故事改編自普利茲得獎同名話劇,講述威斯頓一家人,由於大家長突然失蹤,長年在外的家族成員回到奧克拉荷馬老家。家中的母親維奧莉特威斯頓(梅莉史翠普)是個脾氣暴躁,講話刻薄的女人,罹患癌症,瞌藥成癮。原本感情就不甚融洽的家人,同聚一個屋簷下,維奧莉特這根導火線更將他們各自的人生難題、禁忌與秘密,在這炎熱高溫的鄉間層層引爆。


戲精梅莉史翠普這次演一個討人厭的角色。但其實不只是她的角色不受歡迎,她的妹妹、大女兒(茱莉亞羅勃茲)、孫女(艾碧貝斯林)、二女婿(德莫麥隆尼)都是充滿缺點的人物,可以說母親、阿姨與三個女兒,每一個都有不足與外人道的糾紛與苦惱。其中衝突最大的,又以母親與大女兒芭芭拉之間為最。父親驟逝,就像掀開潘朵拉的盒子,而毒舌、苦澀的母親,只是讓家人醜話說盡,最後只能獨守家人紛做鳥獸散的空屋。


導演約翰威爾斯請來一票夢幻卡斯,而他們每個人的演出水準也都非常整齊,不過這中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茱莉亞羅勃茲之外,就是班奈迪克康柏拜區和茱莉安尼柯遜飾演的這對血脈相連的情侶。他們是這群互揭瘡疤的家人裡,唯一相互珍惜的兩個人。論血緣,他們不該相戀,但是他們相處的時刻,是劇中少見的溫柔。他們都是家族中最被看輕的晚輩,卻孳生了相濡以沫的感情,即使母親殘酷地揭發真相,艾薇淚流滿面也要堅持她和小查理的夢想。有時候家庭並不能給你溫暖,有時候想要取得一點溫暖,別無選擇的就是先給一點溫暖。要不,下場就是像劇中那位母親啊!


拙琴,06/03/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 Belle et la bête  


去年底看到克里斯多夫‧干斯(Christophe Gans)執導的【美女與野獸】要上映了,非常期待,趕著在起飛前夕跑去看,果真如阿道大神評語:「可以看」(阿道這影痴會說「可以看」的基本上都不錯)。


故事由一位母親為兒女講床邊故事開場。故事敘述一位商人(安德烈杜索里耶André Dussolier)妻子早逝,他獨力拉拔六個孩子長大。在三男三女之中,他和小女兒貝兒(蕾亞賽杜)感情最好。好景不常,他的三艘商船在暴風雨中沉沒,全家因而一貧如洗。


某天在回家途中,商人在暴風雪中誤闖一棟神祕的城堡。城堡裡空無一人,但卻有豐盛的美食,和他準備為女兒們準備的禮物,彷彿城堡知道他的心事。正當他要離開時,想起貝兒要求一朵玫瑰,於是採了一朵要送給她。說時遲那時快,一隻怪獸(文森卡索)突然將他撲倒在地,對他說一朵玫瑰就是一條命,要他將性命獻給他。商人回去後告訴家人,貝兒為了拯救父親,毅然決然前往城堡,犧牲自己代替父親。


貝兒到了城堡後,不但沒有被野獸取走性命,還接受美食款待與華服相贈,只是晚上不能踏出城堡一步,過著非常舒適的生活。起初貝兒非常害怕野獸猙獰的面目,但野獸其實更不願看到貝兒厭惡恐懼的眼神。每天晚上貝兒都夢見一位喜愛打獵的帥氣王子。不用說,那就是野獸。漸漸地,她明白了野獸為何會落為野獸的命運,也知道唯有愛情能解除魔咒。


然而貝兒開始想念家人,並要求野獸讓她回去見家人最後一面。野獸答應了,給她一天的時間,並告訴她,如果她不依約回來,他就會死。貝兒歡天喜地的探望久違的家人,家人見到貝兒又驚又喜,但也引起貝兒哥哥們覬覦野獸的寶藏,一場大戰即將展開......。


La belle et la bête


克里斯多夫‧干斯十三年前拍過【鬼哭狼嚎】(Le Pacte des loups),在當時就已是法國少見的大製作電影。此次他再以法國本土傳奇故事為本,耗資三千三百萬歐元拍攝【美女與野獸】,果然拍出了與好萊塢製作大片同等級的規格,不論是特效、美術、服裝、音樂都做得十分到位。片中,喃喃私語的螢火蟲、應咒語開啟的濃密森林都有可觀,尤其片尾三巨人與盜匪大戰的畫面,和去年的【傑克與魔豆】相比不遑多讓。蕾亞賽杜在劇中的扮相符合「貝兒」一名給人的想像(直譯即為「美女」),同時頗有自我意識,不是個任人宰割的柔弱女子。她的臉部表情多變,在不同電影中,在不同的造型與打扮下,有時甜美溫柔,有時醜陋殘酷,變化多端。飾演野獸的文森卡索在【鬼哭狼嚎】後,再度和克里斯多夫‧干斯合作。雖然大多時候都以野獸的道具裝出現,但是他那股成熟壞男人,那股亦正亦邪的氣質,提供影片適當的黑暗元素,和貝兒良善堅毅的氣質取得恰當的平衡。


【美女與野獸】滿足我對這奇幻故事的想像,若說本片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貝兒與野獸之間的愛情在劇中幾乎是無感的,對話也略嫌平板。並且,除了貝兒之外,貝兒的兄姐都是一些膚淺的角色。雖然如此,整體而言,【美女與野獸】仍然是一部賞心悅目,值得一看的作品。


拙琴,15/02/2014


 



 




  • 留言者: xphile
  • Email:
  • 網址: http://xphile.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4-02-21 09:16:44
我也有看到這個電影預告耶,好想去看可是又聽不懂法文:(

版主回覆:(02/08/2014 05:59:46 PM)


其實故事大家都知道.不懂法文也不會影響劇情的了解,只是無法精確的理解誰說了啥.





  • 留言者: xphile
  • Email:
  • 網址: http://xphile.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4-02-22 22:12:58
嗯,找機會去看看,謝謝你:)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da  


1960年代的波蘭,安娜是一位年輕的天主教見習修女,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在成為正式修女之前,修道院長要她去見她在世上僅存的親人汪達阿姨。兩個從未謀面的親人,同時踏上一段旅程,不僅挖掘出安娜的身世之謎,汪達阿姨也面對自己始終未曾正視的過去。


 


Ida  Ida


原來,安娜是猶太人,本名叫做伊達•魯賓斯坦。二戰期間,他們一家躲在森林裡。然而,幫助他們躲藏的恩人之子,最後卻將他們全家滅門,只留下伊達一個活口,並將她送到安德烈神父處,成為一位猶太人修女。


在與阿姨結伴的尋根之旅中,從小生活在修道院的伊達,頭一次接觸到成年人的世界。汪達阿姨擔任法官,不僅煙酒都來,喜好尋歡作樂,枕邊人也是一個換過一個。站在一身修女裝,脂粉不施的伊達身旁,對比格外鮮明。


這兩位血緣相近,個性天差地別的女性,一個出世,一個入世,除了血緣外沒有一點共同之處,但卻在短暫的交會之際,擦撞出奇特的能量,幫助她們共同埋葬家族血淚史。經過這段衝擊,以及一位年輕薩克斯風手的追求,伊達雖維持一貫沉靜的外表回到修道院,但內心澎湃無法止息。修行奉獻究竟為了什麼?出世生活的意義何在?汪達阿姨死後,伊達回到阿姨家中,以世俗身分體驗凡夫俗子的生活。很快地,一切都明朗起來,她也不再疑惑……


【伊達】獲頒第29屆華沙電影節最佳影片,是在波蘭出生的英國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Paweł Pawlikowski),回到故鄉拍攝的電影作品。劇中美不勝收、簡約無華的攝影為影片一大特色;每一格取鏡幾乎都像一幅畫。黑白色調配上劇中冰天雪地的背景,尤其是不多話的女主角Agata Trzebuchowska那雙靈動的大眼睛,在對白不多的影片裡,彷彿訴盡她的心事。她嚐到了肉體的喜悅,卻又在簡單幾句對話中看破紅塵。在出世與入世間,在過去與現在間,伊達的故事帶著淒涼的氣息,也流露著奇異又美麗的況味。


拙琴,13/02/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 beau dimanche  


陽光燦爛的法國南部,聖靈降臨節(Pentecôte,通常是六月)的長週末,在法國各地任職代課老師巴帝斯特(Baptiste,皮耶‧霍石佛Pierre Rochefort,在不久後的暑假又要換學校,到別的城市去教書了。即使學校想留他,他寧可為了保有自由而拒絕。


馬提亞斯,一個逗留在街上的學生,引起了他的注意。原來馬提亞斯的父母分居,他爸爸正準備和女友出遊,粗心大意的爸爸以為已將馬提亞斯搞定,但是預定照顧馬提亞斯的婦人表示是他爸爸記錯日期。馬提亞斯成了沒人要的拖油瓶。


巴帝斯特同情馬提亞斯,主動提議照顧他。隔天,巴帝斯特帶馬提亞斯前往海灘去找他媽媽桑德拉。桑德拉(露意絲‧布官Louise Bourgoin)在蒙布利耶(Montpellier)附近的海邊餐廳當侍女。桑德拉借錢開店,但事業失敗,借款也無力償還。正當桑德拉被追討五萬歐元而面臨生命危險時,巴帝斯特又再次伸出援手......


巴帝斯特為何只喝一點就不勝酒力?為什麼隨身物件中有奇怪的處方?他為什麼要離開富有的大家庭?


身兼演員、編劇與導演多重身分的妮珂‧嘉西亞(Nicole Garcia)安排的懸疑開場十分引人入勝。貌似社會劇的起頭,令人對巴帝斯特的身分特別感興趣。露意絲‧布官在此劇中演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脂粉不施的扮相反而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巴帝斯特與家人重逢,真相大白後,他的家人仍舊非常的「老法國」,非常的上流社會,他的反應也一如以往的反叛;他回去就只是為了一個認識三天的女子,其餘的,他以前拒絕,以後仍將繼續拒絕。若說前半段的處理為後來的高潮蓄積了足夠的懸疑能量,那麼後半段的真相還原,力道則像放風的氣球,「咻」一下就太快消失,略有虎頭蛇尾之感。


男主角皮耶‧霍石佛有個名爸爸:尚霍石佛(Jean Rochefort)。他是霍石佛與本片導演的兒子。早年,皮耶‧霍石佛不願踏上父母親的道路,靠父親的餘蔭成功,一直等到二十六歲之後才正式踏進電影圈。這位等待多年才決定踏上自己道路的名演員之子,在母親首次讓他挑大樑的影片中,也展示出大將之風,acteur à suivre !


拙琴,08/02/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Book Thief

去年底知道澳洲作家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暢銷小說【偷書賊】十一月已經在美國上映時,就對電影版本非常期待。其實好幾年前早就買了這本書,但是始終沒有看完。或許是作者寫法的關係,我始終無法真正進入狀況,就讓它擱在一邊,直到電影版出現,才讓我重拾這本小說,把它看完。

【偷書賊】電影版由【唐頓莊園】影集導演布萊恩‧派西佛執導。電影相當忠實的呈現小說的氣氛和情節,包括扮演重要角色,從頭到尾只有畫外音,不見「人影」的死神在內,那是構成全書分為的重要特色。劇組在德國三處地點實地拍攝,令我想起小時候最喜歡的文學電影氣息。


在眾多二戰故事當中,【偷書賊】是少數以出戰國人民生活為背景的作品。不用說,他們也是受害者。德國女孩莉賽爾的父母親是共產黨員,遭到納粹迫害,母親將一雙子女送給小鎮夫妻漢斯與羅莎撫養,但弟弟卻在火車上過世。大字一個都不識的莉賽爾由養父教導識字,從她偷來的掘墓工人手冊開始學習,進入了文字的世界。不久後,她的寄養家庭又冒險收留漢斯一戰中的恩人之子,猶太人麥克斯。為了避人耳目,漢斯夫婦將麥克斯藏在地下室。莉賽爾一邊學習,一邊和身體虛弱的麥克斯分享對書本的愛好,並在他昏迷時不斷朗誦書中內容。她也和經歷喪子之痛的市長夫人,藉由過世兒子的藏書而有了交集。

傑佛瑞洛許和愛蜜莉華特森飾演莉賽爾的養父母,他們將這對慈父配嘮叨嚴母的組合演得恰如其分。女主角由來自加拿大魁北克地區的蘇菲奈里斯(Sophie Nélisse)出演,她曾演過【再見了,拉扎老師】(Monsieur Lazhar)。她的臉很有吸引力,既有孩子與生俱來陽光般的燦爛,也有與家人生離死別的悲傷,表情豐富,將莉賽爾這位勇氣十足的主人翁詮釋的非常成功。

劇中有一件事讓我看的時候有點「卡卡」的格格不入感覺,那就是所有的演員都用德語腔英文講台詞。這一選擇雖然忠於英文版原著,但是就是有點奇怪,因為畢竟不是母語。不管是對劇中的德國演員而言,或者是為了劇情需要而講德語腔的英語系演員而言,講起話來就是沒有那麼順。我想或許乾脆全部由德國人演出會好一些,但是可能就無法像好萊塢這樣做全球發行了,這是有點可惜的地方。

此外,或許是因為已經看過小說,我覺得【偷書賊】的故事鋪陳稍微缺乏感情,整體而言雖好看,但不夠動人,少了那麼一點讓我伸出大拇指說「讚!」的東西。相較於電影,我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反而更感動些呢!

拙琴,08/02/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ésars 2014  


這是二月一日的舊聞!今天終於有時間發佈。


第三十九屆凱薩獎即將於二月二十八日舉行,本屆主持人為在法國能見度甚高的比利時女星西西迪法蘭絲。本屆凱薩獎海報為電影【瑪歌王后】劇照,那是主辦單位向去年十月過世的導演帕特里斯夏侯致敬的手勢。


在提名影片方面,以紀堯姆高利安(Guillaume Gallienne首次擔任導演的作品【男孩們和紀堯姆,吃飯了!】(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的十項提名拔頭籌。這部改編自同名劇場作品的賣座影片,同時獲得最佳影片與最佳首部影片提名。此外,坎城金棕櫚獎得主【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同樣是賣座片的【九月徒刑】(法國近兩百萬人次票房)、話題作品【湖畔的陌生人】(L'inconnu du Lac)、【美麗失敗者】(Suzanne)也都獲得多項提名。




以下是凱薩獎完整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九月徒刑d'Albert Dupontel
湖畔的陌生人 d'Alain Guiraudie
平原上的印第安人 d'Arnaud Desplechin
男孩們和紀堯姆,吃飯了! de Guillaume Gallienne
咎愛 d'Asghar Farhadi
絨情維納斯 de Roman Polanski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d'Abdellatif Kechiche




最佳導演
Albert Dupontel pour 9 mois ferme
Alain Guiraudie pour L'Inconnu du lac
Arnaud Desplechin pour Jimmy P
Asghar Farhadi pour Le Passé
Roman Polanski pour La Vénus à la fourrure
Abdellatif Kechiche pour La Vie d'Adèle - chapitre 1 & 2




最佳男演員
Mathieu Amalric dans La Vénus à la Fourrure
Michel Bouquet dans Renoir
Albert Dupontel dans 9 mois ferme
Grégory Gadebois dans Mon âme par toi guérie
Guillaume Gallienne dans 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Fabrice Luchini dans Alceste à Bicyclette
Mads Mikkelsen dans Michael Kohlhaas




最佳女演員
Fanny Ardant dans Les Beaux Jours
Bérénice Bejo dans Le Passé
Catherine Deneuve dans Elle s'en va
Sara Forestier dans Suzanne
Sandrine Kiberlain dans 9 Mois Ferme
Emmanuelle Seigner dans La Vénus à la fourrure
Léa Seydoux dans La Vie d'Adèle - chapitre 1 & 2




最佳男配角
Niels Arestrup dans Quai d'Orsay
Patrick Chesnais dans Les Beaux Jours
François Damiens dans Suzanne
Olivier Gourmet dans Grand Central
Patrick d'Assumçao dans L'inconnu du lac




最佳女配角
Françoise Fabian dans Guillaume et les Garçons à Table
Julie Gayet dans Quai d'Orsay
Adèle Haenel dans Suzanne
Géraldine Pailhas dans Jeune et Jolie
Marisa Borini dans Un Château en Italie




最佳原著劇本
Albert Dupontel pour 9 Mois Ferme
Philippe Le Guay pour Alceste à Bicyclette
Alain Guiraudie pour L'inconnu du Lac
Asghar Farhadi pour Le Passé
Katell Quillévéré et Mariette Désert pour Suzanne




最佳改編
Guillaume Gallienne pour 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Arnaud Desplechin, Julie Peyr et Kent Jones pour Jimmy P.
Antonin Baudry, Christophe Blain et Bertrand Tavernier pour Quai d'Orsay
Roman Polanski et David Ives pour La Vénus à la Fourrure
Abdellatif Kechiche et Ghalya Lacroix pour La Vie d'Adèle - chapitre 1 & 2




最佳動畫
Aya de Yopougon de Marguerite Abouet et Clément Oubrerie
Loulou l'incroyable secret d'Eric Omont
Ma ma maman est en Amérique, elle a rencontré Buffalo Bill de Marc Boréal et Thibaut Chatel




最佳外語片
Alabama Monroe de Félix Van Groeningen
Blue Jasmine de Woody Allen
Django Unchained de Quentin Tarantino
La Grande Bellezza de Paolo Sorrentino
Gravity d'Alfonso Cuaron
Blancanieves de Pablo Berger
Dead Man Talking de Patrick Ridremont




最佳首部影片
En solitaire de Christophe Offenstein
La fille du 14 juillet d'Antonin Peretjatko
La bataille de Solférino de Justine Triet
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de Guillaume Gallienne
La Cage Dorée de Ruben Alves




最佳新進女演員
Lou de Lâage dans Jappeloup
Pauline Etienne dans La Religieuse
Adèle Exarchopoulos dans La Vie d'Adèle - chapitre 1 & 2
Gholshifteh Farhani dans Syngué Sabour
Marine Vacth dans Jeune et Jolie




最佳新進男演員
Paul Bartel pour Les Petits Princes
Pierre Delalonchamps pour L'inconnu du Lac
Paul Hamy pour Suzanne
Vincent Macaigne pour La Fille du 14 Juillet
Nemo Schiffman pour Elle s'en va


 


最佳剪接
Christophe Pinel pour 9 Mois Ferme
Jean-Christophe Hym pour L'inconnu du Lac
Valérie Deseine pour 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Camille Toubkis, Albertine Lastera et Jean-Marie Lengellé pour La Vie d'Adèle
Juliette Welfling pour Le Passé




最佳攝影
Thomas Hardemeier pour L'Extravagant voyage du jeune et prodigieux T.S. Spivet
Claire Mathon pour L'inconnu du lac
Mark Ping Bing Lee pour Renoir
Jeanne Lapoirie pour Michael Kohlhaas
Sofian El Fani pour La Vie d'Adèle




最佳音效
Marc-Antoine Beldent, Loïs Prian et Olivier Dô Huu pour 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Philippe Grivel et Nathalie Vidal pour L'inconnu du Lac
Jean-Pierre Duret, Jean Mallet et Mélissa Petitjean pour Michael Kohlhaas
Lucien Balibar, Nadine Muse et Cyril Holtz pour La Vénus à la fourrure
Jérôme Chenevoy, Fabien Pochet et Jean-Paul Hurier pour La vie d'Adèle




最佳電影音樂
Jorge Arriagada pour Alceste à Bicyclette
Loïk Dury et Christophe 'Disco' Minck pour Casse-tête Chinois
Etienne Chary pour L'écume des Jours
Martin Wheeler pour Michael Kohlhaas
Alexandre Desplat pour La Vénus à la fourrure




最佳服裝
Florence Fontaine pour L'écume des jours
Madeleine Fonateine pour L'Extravagant voyage du jeune et prodigieux T.S. Spivet
Olivier Bériot pour 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Anina Diener pour Michael Kohlhaas
Pascaline Chavanne pour Renoir




最佳布景
Stéphane Rozenbaum pour L'écume des Jours
Aline Bonetto pour L'Extravagant voyage du jeune et prodigieux T.S. Spivet
Sylvie Olivé pour 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Yan Arlaud pour Michael Kohlhaas
Benoît Barouh pour Renoir




最佳短片
Avant de tout perdre de Xavier Legrand
Bambi de Sébastien Lifshitz
La Fugue de Jean-Bernard Marlin
Les Lézards de Vincent Mariette
Marseille La Nuit de Marie Monge




最佳動畫短片
Lettres de femmes d'Augusto Zanovello
Mademoiselle Kiki et les Montparnos d'Amélie Harrault




最佳紀錄片
Comment j'ai détesté les maths d'Olivier Peyon
Le dernier des Injustes de Claude Lanzmann
Il était une forêt de Luc Jacquet
La maison de la radio de Nicolas Philibert
Sur le chemin de l'école de Pascal Plisson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llas Buyers Club  


如果生命只剩下短短三十天,你還會用同樣的眼光看待時間嗎?


如果過去在酒精、女人與毒品中虛擲了生命,還有可能在來日無多的日子活出最後的燦爛嗎?


不見棺材不掉淚。沒碰到懸崖,不知道要勒馬;若非當頭棒喝,生命不知道要轉彎。


朗伍羅夫(馬修麥康納)是德州水電工和牛仔,沈溺在毒品、性愛與酒精之中。這樣的生活方式使他罹患重症,本人卻渾然不覺。直到有天在工作時出意外送醫,才發現是HIV帶原者,醫生宣布他只剩下三十天的生命。朗拒絕被醫生宣判死刑,起初偷偷使用新藥AZT,但效果不彰,瀕臨死亡。並在院內護士的幫助下前往墨西哥尋求美國未核可上市的解藥。三個月後,他不僅仍健在,也恢復了體力。他靈機一動,將這批藥品和營養補充品偷渡美國,成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只要出價四百大洋,病患可以一次得到一個月份的藥量,為無數愛滋病患提供一線生機。


朗的病讓他結識蕾昂。若是在從前,朗絕對不可能會和蕾昂(加爾德勒托)成為朋友,因為蕾昂是變裝癖者,是朗從前最不屑為伍的同性戀人士。然而在朗得病的消息傳開後,昔日的好友與同事紛紛視他為瘟疫,避之惟恐不及。他不僅丟了工作,也被迫搬家。這份同是天涯淪落人,同病相憐的相似之處,拉近了這兩個原本水火不相容的人。和他一樣得了愛滋病的蕾昂有著女性敏感細膩的心思,在他的協助下,成為朗經營買家俱樂部的好夥伴。隨著買家俱樂部日漸壯大,兩人昔日醫生流失了大量病人。朗遠走世界各地蒐集藥源,將自己所學的醫藥保健知識和病患分享,挑戰美國醫療體系與FDA。


本片對美國醫療體系與FDA有相當露骨的批評。在影片中,藥廠透過醫院實驗新藥AZT,病人在絕望的狀況下同意當白老鼠,但是追蹤治療效果後,發現使用新藥的民眾健康惡化的速度比使用安慰藥的病患更快,而醫院仍執意進行實驗,提出異議的醫師--朗的主治醫師伊芙薩克斯(珍妮佛嘉納)被掃地出門,而那些證實有效的藥物,仍然被FDA列為禁藥。比起病患的切身利益,FDA更重視與藥廠合作所帶來的財務效益。朗透過非正統方式的治療,在診斷出愛滋後的六年後去世,比醫生宣布的時間多出好幾倍。


外型出色,身材健美的馬修麥康納,有好幾年都是在商業片裡演一些欠缺深度的角色。這幾年他決心轉型,在【泥土】、【華爾街之狼】等片中展現以往少見的演技。他多了幾條皺紋,但戲路不可與昔日而語。他為飾演此角瘦了二十公斤以上,形容枯槁到嚇人的地步。在劇中,馬修麥康納時而髒話連篇,時而在獨處時涕淚縱橫,時而義正辭嚴,時而對抗病魔,表演層次寬廣動人。有一幕是他走進一間滿是飛蛾的房間裡,任由飛蛾在身上佇留。瞬間即逝的生命,剎那間交集出奇異的美感。


飾演變裝癖的加爾德勒托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為呈現蕾昂的病容,加爾德勒托也大幅減重,瘦了十四公斤。除了徹底變身,讓人無法辨識之外,夢想有副豐滿雙乳的蕾昂不斷地瞌藥自殘,終於在生命即將凋零之際,以男人打扮請求父親出錢還債給「一位對自己很重要的人」。然後,有一天,他的病床前只剩下傷心的朋友為他收拾細軟......。


【藥命俱樂部】是一部後座力強大的作品。朗輸了在最高法院的官司,但贏得朋友們的喝采;他終於不敵病魔撒手西歸,但是他的奮鬥引起世人對愛滋的重視。人生沒有輸贏,只問有沒有奮戰到最後一刻。


拙琴,02/02/2014


 


 


 



  • 留言者: Brendan
  • Email:
  • 網址: http://brendanwu.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4-02-05 10:47:08
這部片我前幾天有看,但看到前面一些些,就沒看了,因為是美國片...
但看妳描述的劇情內容,頗具深度題材,應該是很值得觀看的一部影片。

版主回覆:(02/01/2014 03:51:50 PM)


劇情經常呈現主角比較墮落的一面,可能這樣讓你看了不舒服.但如果看到最後,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 留言者: Brendan
  • Email:
  • 網址: http://brendanwu.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4-02-05 11:31:14
妳說的對耶!一開始我以為又是老梗的美式片(鄉村、牛仔),而且開頭的對白那些牛仔有歧視性別言語,讓我很不以為然,所以就不看不下去了。

版主回覆:(02/05/2014 11:10:17 AM)


你如果看到後面,就會發現主角變了很多.從歧視同性戀的人,變成充滿寬容並捍衛他們的人.





  • 留言者: Brendan
  • Email:
  • 網址: http://brendanwu.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4-02-06 04:09:10
觀念往往是那麼一線之隔,其實只要跨越出一步,想法就能改變行為!
真誠希望這個世界多一點了解與包容,那麼人生也會更美好、更純真!

版主回覆:(02/05/2014 11:34:33 AM)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包容,都是因為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
等到我們也經歷類似的問題,才學會謙卑。
主角就是因為病魔的打擊,才感受到同性戀者的痛苦。
這未嘗不是是生命給他的禮物!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立ちぬ  


宮崎駿的作品陪伴著我成長的歲月,這位滿頭白髮的老爺爺每次出新片都是影界盛事,加上這次法國媒體也給他N次放羊的收山之作"風起"很高的評價,因此我去看的時候抱著很大的期待。結果呢?除了頭一次看宮崎駿的電影看到有點愛睏,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片中散發出詩意和愛情故事。至於電影敘述堀越二郎在設計出零式戰鬥機的段落,照理說應該是全劇重心,反而看了有點無聊,正是讓我看了想打盹的地方。

宮崎駿這次脫離了寓言或神話的世界,敘述真實事件。雖是真實事件,從主題的選擇上,明顯看得出有宮崎駿嚮往飛行的影子。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堀越二郎就是宮崎駿的化身。由於主角是零式戰鬥機的設計者,"風起"的故事在亞洲受到了很大的爭議,尤其是當年遭受日本入侵的國家。整部片看下來,宮崎駿並未特別著眼於政治意識之爭或反省軍國主義。劇中談得上批判軍國主義的,只有片尾堀越二郎眼看成群的零式戰鬥機飛向海外出征,嘆道:"他們沒有一架能回來!"輕輕帶過他一向的和平反戰主張。他特別注重的是堀越從小夢想飛行,到設計飛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他數度運用一個非常"全面啟動"式的手法,讓堀越不斷在夢中與義大利卡波尼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神交。於是,雖然沒有奇幻故事做背景,宮崎駿自己為故事注入了奇幻的氣氛。畢竟,在夢裡,一切都有可能。
從小嚮往飛行的堀越二郎,由於是個大近視眼,註定無法擔任駕駛員,於是轉而以設計飛機的工程師為目標。堀越一帆風順,從大學畢業後進入三菱,每天不眠不休地工作,很快就受到不苟言笑的上司黑川的肯定,唯一挫敗之處,是和同事一起到德國的時候。到此為止,堀越就是一個典型的日本拼命三郎。因為缺乏高潮迭起, 堀越的航太工程師生涯略嫌平板。

宮崎駿在動畫中插入了堀越二郎與里見菜穗子的愛情故事。這段故事的靈感來源來自堀辰雄的小說【風起】,目的是向堀辰雄致敬。兩人在火車上邂逅,隨後心有靈犀地接連說出法國詩人保羅·瓦勒里(Paul Valéry,1871-1945)詩作《海濱墓園》(Le cimetière marin)末段首句:「Le vent se lève! ... il faut tenter de vivre!(風起,唯有努力生存)然而,隨即發生的關東大地震,讓兩人失去對彼此的消息,直到另一次風起,才將讓兩人再續前緣。但是,命運弄人,菜穗子明白向二郎表示自己和去世的母親一樣得了肺結核,希望先將病養好再和他結婚。但菜穗子耐不住對二郎的思念之情,從山上的療養院一路奔向未婚夫,只為了見他一面。當下二郎就決定留住菜穗子,馬上成婚;他們內心明白,相處的時日無多,唯有把握當下。

但我不能理解,或應該說我能理解,但並不認同那個年代的日本夫妻關係,即使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那種工作至上、男人至上的觀念,還是很大一部分剝奪了他們兩人所剩無多的相處時間。......套句日式台詞,為了設計出全世界一級棒的戰鬥機,為了趕上落後先進國家二十年的差距,二郎可以犧牲妻子,還是天天三更半夜回家。想出去抽煙,菜穗子叫他留下,他還真的就在屋裡抽煙。為什麼二郎這麼不體貼菜穗子呢?其實在電影裡,二郎的妹妹也曾兩次罵哥哥"鐵石心腸",從來不探望家人。宮崎駿和長子宮崎吾朗也因為宮崎駿拼了命的工作,回來的時候長子早已睡下,早上長子起床時他還在睡覺。宮崎駿的太太本來也是動畫師,但是先生的工作量太大又完全不碰家事,次子出生後只好專心在家帶兩個小孩。二郎投入百分之百的心力,忘我地設計飛機,經常孤伶伶的菜穗子自知來日無多,獨自前往療養院等待最後一刻的來臨。片尾菜穗子對二郎說:好好活著!好好活著!的時候非常飆淚,飆淚是因為菜穗子!菜穗子是以自己的犧牲來成全先生,是以櫻花燦爛一季便凋落回歸土地的姿態活過短暫的一生啊!

宮崎駿維持了一向不使用電腦特效和3D的動畫風格,每一張畫面都畫得細膩入微,有時鏡頭停留在看似無意義的小花小草做為空景,也有一種特殊的美感。那個年代的庶民生活、街道景色、來往路人的穿著和動作......看了令人興起懷舊的感覺。又如法國版海報,使用的是菜穗子露天作畫的一景。雖然不是印象派畫法,但是很有印象派的浪漫氣氛。這部【風起】雖不能算是我最喜歡的宮崎駿作品,但是裡面還是有一些美不勝收,讓我深深感動的東西。宮崎爺爺的作品,還是再次收服我的心。

拙琴,28/01/2014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years A Slave  


有些罄竹難書的罪行經常被搬上銀幕,但只有少數導演真正揭發其中罪惡的複雜與深度。史蒂芬史匹柏的【辛德勒的名單】如此,史提夫麥昆的【自由之心】亦如是。兩位導演透過在慘無人道的環境中,堅持點亮的一盞人性之光,讓善惡兩相對照。


在漢斯季默悲天憫人的音符襯托下,影片敘述南北戰爭前夕,黑人男子所羅門薩普(奇維托艾吉佛)從自由人淪落為奴的悲慘遭遇。所羅門原是住在紐約的自由黑人,有妻室,有房子,穿著打扮就像當時的布爾喬亞階級白人當時他的小提琴琴藝名聲正日益遠播。豈料,他遭到兩個白人設計,污衊為喬治亞脫逃的黑奴,將他賣給黑奴商人,送到蓄奴的美國南方,抹去他的姓名。為了生存,被改名為普拉特的所羅門學會服從少言,假裝不識字絕口不提自己的過去。


12 Years A Slave  
  


普拉特經歷了二位主人。第一位是福斯(班耐狄克康伯拜區)。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福斯算是對黑奴十分和善的一位主人。在買下所羅門和另一位帶著小孩的女奴時,他試圖將女奴的小孩一起買下,不要拆散母子親情。後來,他聽取所羅門關於水運的建議,也懂德欣賞所羅門的琴藝,更送他一把小提琴。但是當他再也無法保護所羅門時,他選擇了將自己對所羅門的所有權轉讓給艾普斯(麥克法斯賓達),而將所羅門一夥人送進地獄,因為艾普斯素來以折磨黑奴出名,之後,這項惡名不幸地獲得全盤證實。


在艾普斯之前也有過一些壞人:驚鴻一瞥,飾演黑奴販子的保羅賈麥提Paul Giamatti,經常扮演性格怪異角色的保羅丹諾,但這些壞蛋,甚至是所羅門最後的救星布來德彼特,他們的角色複雜度,相較於麥克法斯賓達的艾普斯,都無法相提並論。艾普斯和他冷酷無情又善妒的妻子,是一對個性有缺陷的夫妻,在獲得對非我族類至高無上的權力時,這對夫妻簡直就是魔鬼的化身。艾普斯喜歡鞭打黑奴自不在話下,他更喜歡折磨這群奴隸,例如在半夜叫他們起來跳舞。但他最愛折磨的奴隸,正是他最愛的女奴派西。他喜歡她,卻不可能和她在一起,加上妻子的阻撓,他一再受挫。麥克法斯賓達在拍完那場強暴派西的戲後曾經一度昏倒,可見詮釋艾普斯扭曲的人格所承受的壓力。劇中經常看到鞭刑,但要數派西受到的鞭刑最為慘烈,那是無法滿足的艾普斯懲罰自己的慾望。在妻子的催促下,他自殘的比誰都要激烈。每一鞭都要噴一次血,史提夫麥昆拍得非常血腥、慘忍,也極為真實。


12 Years A Slave  


【自由之心】還點出了以往拍攝奴隸制度的電影較少觸及的面向,那就是奴隸制度不僅摧殘受害者,對加害者也同樣有害。劇中,和黑奴一起工作的白人阿姆斯比,向所羅門透露自己以前本來為莊園主擔任管家,但每天都要鞭打黑奴讓他良心不安,因而轉向酒精的慰藉。雖然他背叛了所羅門的託付,但他的敘述仍然豐富了電影對於奴隸制度的論述。


本片的攝影非常優美,面對慘絕人寰的罪行,大自然的美景,甚至是棉花田或所羅門在夜裡燒信時發出的火光,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美,而影片中的長鏡頭則同時表現出殘酷與和諧並存的詭異畫面。有一幕長達五分鐘的長鏡頭,是所羅門被吊起來,腳勉強碰地,一邊掙扎著呼吸。背後是奴隸們緩步走動,更遠處是管家監視著這一切,卻不出手相救。


電影非常感人。所羅門和其他黑奴不同的地方,在於他生來自由,他強烈的要找回家人,找回自己的生活。而其他黑奴許多已經只是在絕望中苟活,派西甚至要求他幫助她自殺,讓她脫離這一切。我不知奇維托艾吉佛是何許人,但是他非常生動地傳達了所羅門的情緒,那種不能告訴任何人他是誰,不能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痛苦,他用眼神和表情演出來了。電影快結束的時候,吸鼻涕的聲音此起彼落。看這部片,內心就像跟著所羅門走了一圈奴隸之路。自由,只有失去的人最明白它的價值!


拙琴,23/01/2014


  


 


布萊德彼特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麥克法斯賓達 


在這樣寬敞的


漢斯季默


南北戰爭前夕,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Spectacular Now  


如果不是在珍珠或白蘿蔔」(白話一點講就是「好片或爛片」)網站上看到介紹,光看劇情簡介,我完全不會想進戲院看這部青少年戀愛片,更不會知道這部片獲得2013日舞影展評審團演員特別獎。


【戀夏進行式】的片名是否讓你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它沿用了【戀夏500日】的片名模式,因為它出自於同樣的編劇之手:史考特諾伊史達特與麥可魏博。兩部片的故事雖然不同,但都有一位特別的女主角。在【戀夏500日】裡,她名叫夏天(Summer);在【戀夏進行式】裡,她名叫艾咪(Aimee)。


戀情可以有幾百萬種起頭的方式,而艾咪與蘇特的戀情,是從艾咪在路上撿到蘇特開始。蘇特,及時行樂的伊比鳩魯派,手上如果不是拿著威士忌,就是拿著摻了威士忌的飲料。他結交到無懈可擊的女友卡西迪,但卻給自己的荒唐毀了一切。卡西迪甩了他,數學老師告誡他不振作就不能畢業。


The Spectacular Now    


然而這些都沒有阻止蘇特繼續飲酒做樂。就在喝到嚴重宿醉後的某個清晨,蘇特在艾咪家的草地上醒來。心地善良,成績優秀的艾咪和蘇特的個性截然不同,平日素顏打扮,喜歡科幻漫畫。艾咪從未交過男友,蘇特很有花花公子的味道;艾咪志在遠方,蘇特只要活在當下。


然而這些也沒有阻止兩人墜入情網;愛情就這麼降臨,壽命還超過蘇特預期。他們借助彼此的力量,面對生命中難解的心結:霸道的媽媽,離家的爸爸......非常現代也非常普遍的議題,在一場尋親之旅中,回過頭來讓蘇特徹底面對真正的自己。那是艾咪的愛情無法幫他的部份,她無法幫助他愛自己,然而唯有自愛的人,才能接受別人的愛。在愛過之後,人生的體會從此不同,真正從青少年時代畢業,進入成人階段。


這部電影是部相當成功的美國獨立製片,其中很大一部分應歸功於兩位男女主角自然生活化的演技,以及兩人之間的化學作用,確實傳達出戀情的動人真摯,還有年輕人的青澀。飾演愛咪的雪琳伍德利之前演過【繼承人生】,她在劇中雖然素顏演出,但笑容非常燦爛迷人。好久沒有看到這樣清新的小品,結局給人無限的想像。


拙琴,22/01/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影藝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今天公布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以下為主要獎項入圍者。

*最佳影片獎:

「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法國2月5日上映
「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法國去年11月20日上映,但已看過丹麥同類電影,對這部興趣缺缺,沒看。
「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法國1月29日上映,感覺是馬修麥康納修程正果拿影帝的潛力之作!
「地心引力」(Gravity--法國去年10月23日上映,創造觀影新感受
「雲端情人」(Her--法國3月19日上映
「內布拉斯加」(Nebraska--法國4月2日上映
「遲來的守護者」(Philomena--法國1月8日上映,片子不錯,但陪榜機會居多
「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法國1月22日上映,感人至深
「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法國去年1225日上映,史柯西斯寶刀未老,豁出去了!


*最佳導演獎: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華爾街之狼」
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on)/「地心引力」
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自由之心」
亞歷山大潘恩(Alexander Payne)/「內布拉斯加」
大衛歐羅素(David O. Russell)/「瞞天大佈局」

*最佳男主獎:

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瞞天大佈局」
布魯斯鄧恩(Bruce Dern)/「內布拉斯加」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華爾街之狼」
奇維托艾吉佛(Chiwetel Ejiofor)/「自由之心」
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藥命俱樂部」

*最佳女主角獎:

艾美亞當斯(Amy Adams)/「瞞天大佈局」
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藍色茉莉」(Blue Jasmine
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地心引力」
茱蒂丹契(Judi Dench)/「遲來的守護者」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八月心風暴」(August: Osage County

*最佳男配角獎:

巴克哈德阿布迪(Barkhad Abdi)/「怒海劫」
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瞞天大佈局」
邁可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自由之心」
喬納希爾(Jonah Hill)/「華爾街之狼」
傑瑞德雷托(Jared Leto)/「藥命俱樂部」

*最佳女配角獎:

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藍色茉莉」
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 「瞞天大佈局」
露琵塔尼詠歐(Lupita Nyong'o)/「自由之心」
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 「八月心風暴」(August: Osage County
瓊史桂布(June Squibb)/「內布拉斯加」

*最佳外語片獎:

「愛的餘燼」(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比利時--這部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太悲情又充滿自暴自棄的氛圍,我個人不愛.
「絕美之城」(The Great Beauty)/義大利--沒看過
「奧瑪的抉擇」(Omar)/巴勒斯坦--有聽過
「遺失的映像」(The Missing Picture)/柬埔寨--待發掘
「謊言的烙印」(The Hunt)/丹麥。--好看!還有我喜歡的Mads Mikkelsen

嘿嘿,法國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沒有入圍呢。原本它也不是我的最愛。這樣也好,隨影片而來的那些風風雨雨都不用再談了,有機會把這些入圍影片都找來看!


拙琴,16/02/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兩部重拍電影【鈕扣戰爭】(La Guerre des boutons)鬧雙胞之後,今年(2014)法國影壇又非常有志一同的推出兩部知名服裝大師聖羅蘭的傳記電影。這些片商實在太有默契了!
以下是這兩部電影對照簡表:




































































          主要人物與演員
法文片名 中文片名 法國上映日期 製片 導演 聖羅蘭 皮耶貝傑 維克多 露露德法來茲 貝蒂卡楚
Yves Saint Laurent Pierre Bergé Victoire Loulou de la Falaise Betty Catroux
                   
Yves Saint Laurent 時尚大師聖羅蘭 201418 SND, WY Productions Jalil Lespert

Pierre Niney


皮耶尼內



Guillaume Gallienne


紀堯姆高利安


Charlotte Le Bon Laura Smet Marie de Villepin
Saint Laurent 聖羅蘭(暫譯) 2014101 EuropaCorp, Mandarin Cinéma Bertrand Bonello Gaspard Ulliel Jérémie Renier   Léa Seydoux Aymeline Valade


由於另一部聖羅蘭的傳記電影十月才推出,目前的資料還不齊全。
先來看看一月上映的聖羅蘭電影。 


關於聖羅蘭,除了知道他是知名服裝設計師之外,其他我幾乎一無所知,只是曾在vente privée網站上購買當時僅透過這個平台販售,由Alain Chamfort演唱的CD【聖羅蘭的一生】(Une Vie Saint Laurent),這張特別的專輯可以說是聖羅蘭的歌曲傳記,以十六首歌唱完一生。不過,如果要真的了解聖羅蘭,聽完整張專輯還是只能有模糊的概念。就連他的人生伴侶皮耶貝傑,我也是近幾年才了解此人身分。如果你完全不了解誰是皮耶貝傑,誰是露露德法來茲,誰是貝蒂卡楚,看完電影你也不會知道更多。

就一部傳記電影而言,【時尚大師聖羅蘭】的長度相對的短,僅有1小時46分。電影講述1950年代至1977年,聖羅蘭在迪奧公司擔任設計師,乃至於在皮耶貝傑幫助下自立門戶,確立國際服裝設計師地位的經過。電影有許多細節,看的時候不確定有什麼特別意義,是看完後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的。例如安迪沃荷1972年為聖羅蘭畫的肖像畫、還有聖羅蘭偷偷畫「壞呂呂」(La Vilaine Lulu),電影中只是一鏡帶過,事實上聖羅蘭在1967年出版了這本「寫給小孩子的書」,還重印了兩次,其內容不但兒童不宜,就連大人看也很有問題。如果不是出自聖羅蘭之手,大概早就被禁了吧!!


一月上映的聖羅蘭電影版聖羅蘭生前長年伴侶皮耶貝傑只支持雙包電影中的其中一部,就是一月上映的這一部。他不但出借聖羅蘭創作服裝的原件、兩人在巴黎瑪索大道五號住宅、摩洛哥的瑪卓黑花園(Jardin Marjorelle),連皮耶尼內在劇中戴的眼鏡,都是 聖羅蘭生前戴過的。


電影拍得美輪美奐而有點距離。聖羅蘭與皮耶尼內的愛情故事,由兩位同樣出自於法蘭西喜劇院的演員詮釋,確實傳達出愛情的怦然心動。皮耶貝傑知所進退,隨時照顧保護著害羞不擅社交的聖羅蘭,讓這位二十一歲就繼承迪奧事業的天才能專心創作。雖然經過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兩人仍然是互補性極強的天作之和、最佳拍檔。皮耶尼內不僅像聖羅蘭,也跟聖羅蘭一樣年紀輕輕就嶄露頭角,於二十一歲就進入法蘭西喜劇院。我在網路上找出聖羅蘭以前訪談錄影,尼內演的聖羅蘭頗得其神韻,不管是說話的樣子和方式和走路的神態都極為神似。我很好奇Gaspard Ulliel演的聖羅蘭會是什麼樣子,不過第二個版本的聖羅蘭,首先海報就不行了:




逆光角度拍攝,看起來整個像恐怖片啊!


其次是Gaspard Ulliel,他的演技我個人覺得普普,是否有突破就要看電影才能見真章了。


至於劇中其他配角如露露德法來茲和貝蒂,她們的角色只是輕輕帶過,並未獲得更多著墨。整體而言,兩位主角的部份十分生動,但充滿了只有識者才知的小細節,而配角的部份則較為空泛,各個角色之間的密度差異極大。即使如此,這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它讓觀眾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聖羅蘭的一切。


最後附上在網路上找到的聖羅蘭生平。


拙琴,14/01/2014



伊夫·聖羅蘭1936年8月1日出生於阿爾及利亞。

17歲時在國際羊毛局秘書處舉辦的一個設計比賽中獲得一等獎,晉身時裝設計界。在完成時裝設計學業後,進入迪奧公司工作。1955年,首次發表設計作品。

1957年迪奧逝世,出任迪奧公司的首席設計師。遇見其同居伴侶皮爾伯傑。

1960年在法國被召入伍,精神崩潰。

1962年,成立自己的時裝公司,發表高級時尚作品。“水手外套”被提升為高級時尚。

1964年推出“聖羅蘭香水”。

1965年推出“蒙德理安裙”,以抽像幾何為特色。以荷蘭風格派畫家皮特·蒙德理安的作品《紅、黃、藍構圖》為設計靈感。

1966年首推女裝“小晚禮服”,受安迪·華荷啟發的裙子。

1968年首推非洲“狩獵外套”、透明襯衫、雪紡裙子,以紀念1968年法國學生暴動。

1971年推出1940年戰爭時裝造型。

1977年推出中國風、西班牙風高級時裝。“鴉片”香水造成轟動。

1983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首次為當今設計師聖羅蘭舉辦展覽。

1985年以後主辦多次時裝回顧展。

1989年聖羅蘭上市,市值5億美元。

1998年已過60歲的聖羅蘭把成衣業交給愛爾巴。

1999年古茲集團以10億美元收購聖羅蘭,保留其“高級時裝屋”。

2000年湯姆·福特為聖羅蘭品牌推出第一個系列。

2002年“高級時裝屋”慶祝40周年,聖羅蘭宣布結束其營業。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ilomena  


【遲來的守護者】是一顆包著溫情的炸彈。二個月前在戲院看到預告片時,我對史蒂芬佛瑞爾斯(【塔瑪拉小姐】、【黛妃與女皇】、【美麗壞東西】...)集合重量級演員茱蒂丹契與史蒂芬庫根的新片充滿期待。


二個月後,【遲來的守護者】驗證了我的期待,卻帶給我另一個震撼,而且這個震撼正巧來自於一部在家裡躺了很久的DVD,那是彼得穆蘭2002年的作品【瑪德琳姊妹】。【瑪德琳姊妹】講述1960年代四個愛爾蘭女孩在「瑪德琳洗衣工場」(Magdalene Laundries的悲慘命運。這間位於都柏林附近,由天主教教會管理的機構,從19221996年間,收容了一萬名因未婚生子或被強暴等因素被送到那裏接受「再教育」的愛爾蘭年輕女子。


Philomena  


在【遲來的守護者】中,導演讓對話巧妙地回應十二年前的【瑪德琳姊妹】。【遲來的守護者】劇情,也與【瑪德琳姊妹】有相似之處:茱蒂丹契飾演的菲洛米娜在完全不解性事的青春年華未婚懷孕,被家人視為恥辱並送到修道院,從此再也不相往來。生產時,修女為了懲罰這些偷嚐禁果的「罪人」,完全不給止痛劑,更沒有任何消毒,院後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墳墓,正是當年慘死產檯上母子的標記。僥倖活下來之後,每天只能有一小時和小孩相處,此外就是不停洗衣以償還修道院一百英鎊,付清了才能離開。


這些被社會唾棄的女性在院內所生下的孩子,被院方賣給美國家庭收養,包括菲洛米娜的兒子安東尼在內。因為羞恥,洛米娜對女兒隱瞞多年,但兒子始終杳無蹤跡。思子心切的菲洛米娜,終於在安東尼五十歲生日對女兒吐露實情。因緣巧合下,菲洛米娜得到馬汀西克史密斯(史提夫庫根)的幫助。馬汀是一名前BBC特派員,也曾就任布萊爾政府的公共關係室主任。他和菲洛米娜來自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世界。雖然遭到天主教會如此對待,菲洛米娜始終信仰虔誠,保有純真的心靈,文化水準不高,喜歡看愛情小說。馬汀有過輝煌的過去,遇到菲洛米娜正是他面臨失業的低潮時刻。他他願意幫助菲洛米娜,只是為了東山再起;至少一開始是如此。身為知識份子,憤世嫉俗的馬汀對一切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更不相信神。


Philomena  


在這兩個個性背景天差地別的主角中間,史蒂芬佛瑞爾斯成功地創造出他們之間的默契與火花,並且在賺人熱淚的同時,穿插冷面笑匠的英式幽默,找到電影調性的平衡點。史蒂芬佛瑞爾斯根據馬汀西克史密斯的著作《菲洛米娜失去的孩子》(The Lost Child of Philomena Lee)改編成【遲來的守護者】,編劇就是史提夫庫根。電影故事因應劇情需要做出了一些更動,但是無損菲洛米娜尋找兒子的故事主軸,以及菲洛米娜的人物個性。


在這尋子之旅的最後,起點竟然成為終點。最不可思議的是修道院對菲洛米娜母子雙方的安排,院方一意孤行地懲罰菲洛米娜,一日為罪人,終身為最人的論調,不但完全顯露神職人員的高傲不近人情,也帶來永恆的遺憾與嘆息。馬汀與修女的對峙,是全劇的高潮。若修道院對罪人做出此等解釋,那麼聖母瑪麗亞當初未婚生子,照修道院的解讀,豈不是史上頭號罪人了嗎?菲洛米娜歷經千辛萬苦仍與兒子失之交臂,仍然選擇了原諒,對馬汀而言太過輕易,但正如她說的,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如果是我,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原諒。


在回程的車上,劇情的轉折讓我在出了戲院後還餘震猶存。好個「人類冒險」(劇中馬汀語)!


拙琴,12/01/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lavita  


我不是特別愛盧貝松的作品,所以【黑幫追殺令】上映時始終沒有動作,倒是我先生和他的哥兒們跑去看,反應還不錯。最近終於找出來看,看完之後果然一如預期,看DVD就夠了

這部電影改編自法文同名小說,敘述名震紐約的黑手黨曼索尼(勞勃狄尼諾),由於舉發了紐約唐老大的犯罪事證,全家生命都受到威脅。於是曼索尼一家人便在證人保護措施的運作之下,搬到法國諾曼第一個鳥不生蛋的小鎮Cholong-sur-Avre,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FBI探員就住在他們家對面保護並監視他們。雖然他們被告誡要融入當地生活,但是牛牽到法國還是牛!平靜的小鎮被搞得雞飛狗跳,兒子華倫在校刊發表的文字更引來唐老大人手在鎮上大開殺戒。

如果你要在地圖上找Cholong-sur-Avre,肯定找不到,因為這是作者編造的地點。看這部片聽原音對我來說有點詭異,因為故事雖然發生在法國,但是所有的法國演員都說著還不錯的英文,而勞勃狄尼諾則說著一口略帶義大利腔的英文。那種感覺就像老美跑到台灣拍了一部以台灣為背景的影片,主角都是美國人,配角都是台灣人,但不管是老美還是老台,所有的人都講流利的英文,聽了有點錯亂。

至於劇情的梗,則充滿了各種刻板印象:小鎮雜貨店沒賣老美喜歡的花生醬,店員和顧客又嘲笑麥姬的法文發音,麥姬就把店給炸了;老法認為老美就是該喝可樂吃漢堡;水電工就是坑人不眨眼。不過,化名為布雷克的黑手黨家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黑色暴力作風,處理的倒是有趣。一群男同學想釣貝兒,故意不直接載她回家,結果被她痛毆,打到球拍壞掉。華倫被霸凌之後,有計劃地組織同學的「長才」,狠狠地報復當初欺負他的人。反而是大家長喬凡尼,在警方的嚴密監視下必須出奇制勝。一開始他跌破眾人眼鏡,用老式打字機一個鍵一個鍵地寫起回憶錄。但是,一個昔日的黑道大老怎可能輕易洗手呢?喬凡尼在陰錯陽差下看完以黑手黨為背景的【四海好傢伙】(勞勃狄尼洛同樣飾演主角),還被邀請上台發表意見。真黑手黨看完黑手黨故事,怎能不如數家珍、津津樂道?值此同時,唐老大的人馬也抵達鎮上,大開殺戒......


劇情方面,娛樂效果尚可。演員方面,勞勃狄尼洛和蜜雪兒菲佛早已是什麼都能演的,湯米李瓊斯繼續飾演常見的硬漢角色。年輕演員方面,黛安娜‧艾格隆外型非常出色,但是演得有點假,無論是哭戲或情慾戲都讓人明顯感覺到不夠入戲。這些喜劇片中常見的感情戲,還不如她毆打同學的動作戲來得過癮。


結論:可以邊吃爆米花邊看的片子,不到二小時的長度,適合放鬆大腦。


拙琴,06/01/2014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Secret Life of Walt Mitty  
2013年,我的電影足跡從【印象雷諾瓦】開始,以【華爾街之狼】做結,中間以幾十部影片串連,堪稱非常豐盛的一年!2014年,則由【白日夢冒險王】打頭陣。

相較於【印象雷諾瓦】,【白日夢冒險王】比較貼近我。它說的是華特米堤的故事,一位在生活雜誌擔任底片資產部經理42歲男人。華特的日常生活不但乏善可陳,而且呆板無趣,沒有旅行過也沒有任何值得大書特書之處。他經常和別人講話時神遊四方,幻想自己在爆炸大樓現場化身超級英雄救出小狗,以帥哥姿態征服冰河,獲得心儀女同事的芳心。
此時,生活雜誌遭到購併,紙本版即將停刊,徹底轉型為網路版。過渡部經理要求將名攝影師尚恩歐康諾寄來的25號底片當做最後一期封面。25號底片卻不知去向。為了在這具有紀念性的重大時刻完成任務,華特化幻想為行動,上山下海尋找尚恩歐康諾,也終於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段不平凡的紀錄。

【白日夢冒險王】的劇情改編自詹姆斯瑟伯1939年刊登於紐約時報的知名短篇小說,為1947年丹尼凱主演的同名版本重拍作品。2013年的版本以生活雜誌紙本版終結為背景舞台,而這是真實發生在2007年的事情。記得小時候,家裡有段時間經常可以看到這本雜誌。當時我不懂英文,但是這本以圖像為主的刊物給我很多想像的空間。我也曾經被同事說過「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想,每個人都有他「華特米堤的時刻」,程度多寡而已。

說起來,華特米堤有很多讓我心有戚戚煙的地方。我特別喜歡開場時他猶豫了半天才按下那個鈕,按下之後發現無法使用,又不死心地按好幾遍的那場戲。明明心儀的人天天都會遇到,他還是要用網路才敢接近她。這種心理真是以前典型的我;從小到大,我和人接觸總是很容易不知所措,不知道要說什麼。

至於【白日夢冒險王】這部電影呢?我不太記得上次看過班史堤勒飾演嚴肅角色是什麼時候,而這部電影的對話和劇情也並非沒有缺點,但是我喜歡班史堤勒飾演華特米堤的真誠,和他對戲的克莉絲汀薇格(飾演雪柔)與亞當史考特(飾演過渡部經理)也都恰如其分。西恩潘飾演華特尋尋覓覓的攝影師尚恩歐康諾,實際戲份不多,卻畫龍點睛。特別一提的是劇中場景拉到冰島拍攝,純樸的自然人文景觀令人屏息!

2014,未知的冒險就此拉開序幕!

拙琴,02/01/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電影巨匠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新作【華爾街之狼】上映以來評價兩極,影藝學院和衛道人士看不慣片中大量的瞌藥與性愛場面,在為奧斯卡評委舉辦的放映會上,甚至有激動的會員當面罵史柯西斯「不要臉」。片商選擇在聖誕節在法國633家電影院上映【華爾街之狼】,當天一共吸引了133405位觀眾買票進場,這個數字優於前年【雨果的冒險】(Hugo)在法國上映首日的成績,而且無論是法國的影評或觀眾都給了這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相當高的評價(allociné.fr超過四顆星)。顯然,美國的清教徒傳統和法國天主教對享樂寬容的國情,兩者之間有不小差異。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華爾街之狼】的爭議來自於史柯西斯毫不保留的處理:劇中主角喬丹貝爾福確有其人,是80年代紐約長島的股票經紀人,他入行的第一天,同事馬克漢納(馬修麥康納)就教他喝酒、吸毒。後來他自行創業,創辦史崔頓歐克蒙(Stratton Oakmont證券公司,運用哄抬股價再高檔出脫(pump and dump)的伎倆牟利,因此被坑殺的散戶投資人據估計損失達2.5億美元。貝爾福盡情地享用非法利得,過著重口味生活:酒精、嫖妓、毒癮、豪宅、遊艇、直升機、跑車、洗錢。當他快速致富後,他也離開糟糠妻,娶了一位模特兒出身,有著義大利和英國血統的嬌妻。


就像所有壞蛋,喬丹貝爾福這位白領惡棍最後也受到制裁,栽在FBI手上。到後來,太太帶著女兒求去,他被迫拱出所有共謀者以換取減刑,到現在,喬丹貝爾福仍然欠聯邦政府7500萬美元。


這似乎理應是個大快人心的結尾?且慢,史柯西斯話還沒說完。電影最後,FBI探員派崔克鄧罕孤伶伶地搭乘地鐵,在監獄服刑的貝爾福卻在打網球,螢幕上同時響起了檸檬頭翻唱的『羅賓遜太太』。『羅賓遜太太』原本是賽門與葛芬珂為電影【畢業生】所譜的插曲。當年賽門作曲時,試圖在歌詞中描寫曾在美國發紅發紫的棒球偶像狄馬喬,退休後備受泠落的境況。『羅賓遜太太』原本的歌名叫做「羅斯福太太」,歌詞同時亦暗示羅斯福總統不忠的背後,羅斯福太太所承受的委屈

短短幾秒間,歌曲坐實了影像,強化了不公正的反差:即使執法人員緊追不捨,前仆後繼的將金融犯逮捕到案,被判刑的金融犯仍然繼續吃香喝辣,甚至最後靠著他卓越的銷售技巧,東山再起。


你不得不佩服貝爾福,他的確有二把刷子,每一次他要拉別人一把,都能闖出一片天。


更不得不佩服史柯西斯和Terence Winter,用一個不起眼的賣筆梗,就點出貝爾福的人物性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電影的故事到此結束,但是喬丹貝爾福的故事超乎想像地複雜。第一,他賺得雖然是非法的錢財,但他之所以能受到合夥人和公司員工的愛戴,卻是因為他真誠的和他們分享他的致富手法─雖然那是一條錯誤的道路。他的員工Kimie要求為他工作,並開口向他借款五千美元以支付兒子的學費時,他開了一張二萬五美元的支票。這個超乎對方期待的舉動,並且幫助對方脫離貧窮的過程,讓Kimie對他死心塌地。FBI要他當間諜跟合夥人套話時,他雖照做,但卻寫了一張紙條示意對方小心,結果這張紙條讓他進了監牢。作為一個領導人,喬丹貝爾福有他的一套,他教導他們、大手筆提供他們各種樂趣,員工怎能不心向著他?無怪他的公司規模越做越大,貝爾福也越來越不可一世,終至樂極生悲。


第二點,也是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一點:受到獄友的鼓勵,貝爾福不但出了兩本自傳,且在自傳中並無任何悔恨之意,還引來好萊塢爭奪版權。現在,他甚至是一位激勵演講家。如此戲劇性的大起大落,大概只會在美國發生。腐敗金融界前仆後繼出現的貝爾福或馬多夫,讓白手起家的美國夢變調。比起傳統黑手黨,他們是殺人不見血的現代黑幫。最可怕的是,歷史不斷重演。貝爾福的綽號「華爾街之狼」,典故來自於19292月上映的同名美國電影。幾個月之後,便發生了影響全世界的華爾街股災。將近百年之後,同樣的故事再次上演。


【華爾街之狼】之妙,在於它劇情流暢、對白精鍊(劇本由【黑道家族】影集編劇Terence Winter操刀)、演技到位,三小時在不知不覺中過去。整齣劇在荒謬、滑稽又幽默的風格中,流露出不祥預感的淡淡哀傷。史柯西斯的鏡頭讓觀眾跟著主角感受到一種無時瘋狂開趴的荒淫歡樂,有一幕,合夥人丹尼找來一種罕見毒品,烈到讓貝爾福口齒不清,暫時失去行走能力。他在那樣的狀況下還勉強開車回家......那一幕充滿諷刺,徹底呈現出貝爾福的迷失可笑。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一直希望能拿回一座小金人,這回他演技寬度伸縮自如的境界又再上層樓。雖然看來保守的影藝學院諸公不愛史柯西斯的新片,有論者亦認為狄卡皮歐不屑與獨立製片合作,野心勃勃地只參演大導作品,我個人認為這是狄卡皮歐的顛峰之作,他再次超越了他自己!


拙琴,29-30/12/2013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 留言者: ruby
  • Email:
  • 網址: http://komelissa.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3-12-30 14:00:05
喔 我想這片在法國好像打很大廣告 讓我不禁好奇
不過 如果這位主角換成是法國人 場景在法國 就不知法國評價會如此寬容嗎
應該是不會悔恨 在他身邊的人崇拜他 美國崇拜英雄 不是嘛
但我覺得即使那麼有錢 踩在許多人的身上 他活得是如此空虛 就不知有錢人都是如此吧

版主回覆:(01/01/2014 10:52:20 AM)


我覺得法國人比較不會從衛道的角度去看電影作品,他們比較會真的去看電影的藝術成就。這樣有好有壞,好處就是真正的藝術家能獲得肯定,壞處是藝術有時曲高和寡,藝術成就最高的不一定能引起眾人的共鳴。

【華爾街之狼】難得之處在於影評和觀眾都說讚。其實,我曾經猶豫要不要去看這樣一部似乎很敗德的作品,看了之後才發現,這部電影出奇的歡樂,不過,我在看的時候,一邊笑(很多人都笑得很開心)一邊發覺這是一種陷阱,如果沒有他後來的"報應"和劇情裡出現各種荒謬的場景,你真的會覺得主角那樣生活,好像"也很不錯"。

真正的有錢人都很低調,像這種亂來的很多都是暴富。我想不管是窮人或有錢人都可以活得有意義,看當事者對生命的態度吧。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nglish Vinglish  


前兩天浣熊妹推薦我一部名喚【印式英語】的影片,聽她描述,發覺這不就是台灣最近上映的【救救菜英文】嗎?不過台灣的片名取得比較搞笑。


印度受到過去英國殖民近百年的影響,英語成為印度人身分地位的象徵,而這種思想就像印度的種姓制度一般,雖以隨著西方帝國主義而垮台,事實上依然對 平民生活有著根深蒂固的作用。【救救菜英文】女主角莎希(印度明星詩麗黛瑋息影十五年的復出之作)是一個單純傳統的家庭主婦,不僅烹飪一流,還將拿手的杜拉球推銷出去,成為小成本自由工作者。可是她只要講幾個英文字,丈夫和女兒不是竊笑就是當面嘲笑她。原來她不懂英文,所以丈夫從不對她講公事,女兒要開家長會,打死也不找她去,因為老師和家長都說英文,只有莎希講印地語。其實,如果不看字幕,要聽懂他們的印式英語也很吃力!



English Vinglish  


莎希碰到的狀況很像我上小學,講台語會罰款的那段時間。以前我是阿公阿媽帶大的,平時彼此都說台語,我記得很清楚,上小學之前,我的台語很溜。但是 經過那段講台語很可恥的階段之後,學校教育做得太成功了,如今我的台語已退化到不只有國語腔,搞不好變成"台灣口音法語腔的台語"。相信我,這可沒有什麼 好驕傲的,而是我真的把台語還給阿公阿媽啦。


因為不會講英語而被家人看輕,莎希心裡自然老大不舒服,但是也就忍著。豈料移民紐約的姊姊要嫁女兒,請她到家裡幫忙準備婚事,而且莎希還要先行獨自 搭機。沒出過國的莎希在一團手忙腳亂中到達紐約這個大都會,第一天就因語言不通而在咖啡館出了大糗,卻也讓法國廚師羅倫(梅迪內布--好巧,前陣子才看過他演的【約瑟芬】!)對她一見鍾情。莎希立馬痛下決心報名英語速成班,並在班上巧遇羅倫。莎希學習越來越順利,不但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國同學們結為好友, 而且真的煞到羅倫,對她緊追不捨。莎希瞞著一票家人學英文的苦心,終於在丈夫和女兒飛來紐約和她團聚時,讓每個人都大吃一驚。


【救救菜英文】呈現出莎希突破自我的決心,但是她在家庭上還是非常傳統,甚至沒有讓自己的姊姊知道她去上課;在長途電話上聽到兒子受傷了就自責不已。這讓我想到最近讀完的【挺身而進】,即使小孩並沒怎樣,媽媽就是會因為沒有在場照顧到他感到內疚。當然啦,女性自主不表示有帥哥追求就要回應他,像莎希傳統意識這麼堅固的女性,會在已婚的身分下接受對方才奇怪呢!但梅迪內布確實傳遞出一股浪漫的訊息,那是想愛就說的直接行動啊!本月內繼【美味情書】看過的第二部印度電影,好看!


拙琴,26/12/2013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 Jon  


喬瑟夫高登李維第一部擔任導演的作品,他同時亦擔任此片編劇與男主角。男主角唐囧的名字是借用唐璜的情聖意象,來形容這位愛泡酒吧釣美女、愛看A片的帥哥。雖然唐囧身邊不缺砲友,也交到了身材火辣,臉蛋美艷的芭芭拉(史嘉蕾喬韓森),他也為了芭芭拉陪她去看自己最討厭的愛情電影,但這一切仍然阻擋不了他對A片的癡迷。


Don Jon  


當芭芭拉發現唐囧瞞著她繼續看A片,竟然因此輔袖而去。此時,唐囧和他進修課程上的熟女同學艾瑟(茱莉安摩爾),產生了不打不相識的感情發展。艾瑟與芭芭拉正好是兩種完全相反典型的女性;芭芭拉外表火辣,但骨子裡對男女關係的看法卻再傳統不過,並對愛情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艾瑟經歷過婚姻,明白指出唐囧迷戀A片裡的性愛,但裡面的演出都是假的,並非現實,而唐囧卻將真實性愛與A片性愛相比,自然就會像上癮一樣,覺得只有A片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且還不用女朋友,只要自己DIY就可以了!


Don Jon  


這部片的拍攝手法有型有款,導演套用同樣的模式,表現唐囧的誘惑四部曲:勾引→熱舞→熱吻→帶回家。除此之外,唐囧隨時隨地都在滑手機,連上教堂也在滑的老妹,在芭芭拉甩掉唐囧後發出那句至理名言,塑造出酷勁一百的現代青少女形象。此外,茱莉安摩爾飾演愛瑟,是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結合了歷經世事歷練後的通達,以及面對人生中意外後不時流露的悲傷,艾瑟既風趣,又令人憐惜,她和唐囧的性愛場面,比起劇中不斷出現的夜店挑逗鏡頭和A片「精華」都來得動人,因為裡面多了雙方的愛與了解。茱莉安摩爾已芳齡五十一,身材臉蛋保養得非常好,而且有一股自信成熟的風韻,令人讚嘆。


不過,綜合而言,這部片並不是特別有新意。可以確定的是,作為一部商業片,娛樂效果十足,有空可以看看。


拙琴,25/12/2013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ndela : Long Walk to Freedom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改編自今年十二月五日剛去世的人權鬥士曼德拉的同名自傳。1975年,還在羅本島獄中的曼德拉在獄友瓦爾特·西蘇陸和凱西的建議下,開始撰寫回憶錄。在這部回憶錄中,曼德拉回顧了70多年的坎坷歲月和漫漫自由之路。書中從他出生到羅本島監獄歲月的一部分,是他在羅本島監獄中創作完成的。當時,曼德拉等政治犯被監獄當局嚴格看管,為了不讓當局發現他在秘密寫作,曼德拉和獄友們一起來處理這些手稿。整個創作用了四個月時間,在獄友的 幫助下,曼德拉將五百頁的書稿分成三捆,分別用塑料布包好後埋在了院子內的角落裡。不幸的是,其中一捆被監獄方面無意中發現了,也因此羅本島之後的文字是出獄後增補的。手稿由197612月出獄的獄友麥克帶出監獄,並由他將手稿進行整理和打印成冊。1994年曼德拉就任南非總統之後,這部手稿加上曼德拉出獄後所寫的部分,結集成自傳《漫漫自由路》,由小布朗公司出版。



Mandela : Long Walk to Freedom  


【漫漫自由路】的電影版權是由一位南非製片人取得,並交由英國導演賈斯汀查德維克(Justin Chadwick) 將改編文字呈現在大銀幕上。電影一樣從曼德拉小時候在部族的生活開始敘述,一路講到他參加非洲國家議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為種族隔離制度奮鬥的漫長過程。在戲院看到預告片時,我被整個預告片的氛圍,尤其是裡面的音樂深深感動,也因此打定主意要看這部片。那 時,曼德拉仍然健在。後來我才知道那音樂是南非國歌《天佑南非》(Nkosi Sikelel' iAfrika)。這段音樂在本片中並沒有出現。當我真正去看片時,我看到片名的MANDELA這幾個大字就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但是影片中反而缺少真正動人的戲劇效果。


導演用一種好萊塢式的傳統視角來描述曼德拉的故事,讓影片在技術上呈現高水準,但敘述卻只是平鋪直敘,不僅感覺有距離,台詞也不是那麼到位。其實,影片前二小時是還不錯看的,只是,以曼德拉95載波折萬丈的人生,這麼豐富的素材,影片實在應該可以再深刻一些。或許就像法國【電視全覽】說的,如果由南非導演拍攝,應當能以特殊觀點呈現這個故事。影片最後三十分鐘,當曼德拉被釋放後,南非緊張的種族情勢急遽升高,主和的曼德拉與主戰的溫妮(曼德拉前妻)在黨中造成分裂,是全劇最驚心動魄的一段。直到曼德拉呼籲黑人原諒,以投票代替動亂,最後當選總統,這是全劇高潮。


Mandela : Long Walk to Freedom   


在演員方面,兩位主角Idris ElbaNaomie Harris都是英國演員。Idris Elba本身除了膚色之外,一點都不像曼德拉,因此他也不以模仿曼德拉為目標,而將重點放在他的口音與熱情。雖然他不以外貌取勝,但是他的曼德拉具備了領導者的氣勢和幽默感。Naomie Harris曾演過龐德女郎,她的氣質和溫妮頗有相近之處,而從溫柔到怨恨的轉變,我個人認為略嫌生硬。這或許並不是她的演技不好,而是劇本不盡理想。


不管怎麼說,【漫漫自由路】仍然值得一看,對於不了解曼德拉一生與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之間的關聯的人,這部片的教育功能是不容否認的。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南非國歌,現行的南非國歌和國旗,都是曼德拉擔任總統後出現的。1995年,南非政府採用《天佑南非》和《南非的吶喊》兩種歌作為國歌,最後它們在1997年被合併成當今的國歌。它的清唱版本有一種直指人心的強大力量,不但純淨,而且充滿了愛,融合了當地的非洲色彩,並納入了過往移民地的遺跡。



歌詞對照如下(來自維基百科):


























原文 英語翻譯 漢語翻譯
Nkosi sikelel' iAfrika
Maluphakanyisw' uphondo lwayo,
Yizwa imithandazo yethu,
Nkosi sikelela, thina lusapho lwayo.
God bless Africa
May her glory be lifted high
Hear our petitions
God bless us, Your children
願神保佑非洲

願她的榮光能振奮得更高
也聽到我們的祈禱
上帝保佑我們,你的孩子


Morena boloka setjhaba sa heso,
O fedise dintwa le matshwenyeho,
O se boloke, O se boloke setjhaba sa heso,
Setjhaba sa South Afrika - South Afrika.
God we ask You to protect our nation
Intervene and end all conflicts
Protect us, protect our nation
Nation of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
神阿我們請求您保護我們的國家

結束每一個鬥爭
保護我們,保護我們的國家
國民的南非,南非共和國


Uit die blou van onse hemel,
Uit die diepte van ons see,
Oor ons ewige gebergtes,
Waar die kranse antwoord gee,
Ringing out from our blue heavens,
From our deep seas breaking round,
Over everlasting mountains,
Where the echoing crags resound,
從我們的藍色的天堂響起,

從我們的海洋環繞,
在不朽的山上,
在回聲的峭壁共鳴,


Sounds the call to come together,
And united we shall stand,
Let us live and strive for freedom,
In South Africa our land.
  呼喚的聲音不間斷的傳來,

團結的我們將會挺立,
讓我們居住並且努力爭取自由,
就在我們的南非,我們的家。




拙琴,19/12/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oséphine  


年近三十的約瑟芬在巴黎某家廣告公司上班,曲線玲瓏的她,對漂亮的洋裝完全沒有抗拒力,即使遲到了也一定要先買了再去上班。她的上司吉爾對她很好,遲到的時候不但幫她掩護,還會體貼地幫她送上咖啡,對她有著若有似無的好感。但是吉爾無聊的外表讓她興趣缺缺,不以為意。她有一位周日情人,背著老婆和她搞不倫,但只是砲友關係,沒有意思要離開老婆和她在一起。此時約瑟芬的妹妹突然宣布結婚的消息,為了賭一口氣,約瑟芬扯下漫天大謊,騙大家她要跟巴西的心臟外科醫師馬切羅結婚,暗地裏拼命尋找一位不抽菸,會做菜,又喜歡伍迪艾倫的好男人。



Joséphine  


這場謊言讓她丟了工作,還讓她回不了自己的家,但反倒讓約瑟芬有機會和吉爾共住一個屋簷下,並發現到吉爾的好:他對貓咪「布萊德‧彼特」很溫柔,喜歡伍迪艾倫,還做得一手好菜,和外甥、外甥女也相處融洽,可是,一次意外插曲,戳破了約瑟芬精心打造的謊言,死黨叫她別鬧了,吉爾也撫袖而去......


【約瑟芬】改編自同名系列漫畫。2008年,從廣告界轉戰插畫成功的Pénélope Bagieu,出版了名喚約瑟芬女主角的連環漫畫。起初,這一系列漫畫原本是為雜誌「Femina」雜誌繪製的。


Joséphine  


瑪西露‧貝利(Marilou Berry,法國知名演員Josiane Balasko的女兒)經常在喜劇片中演出,體型一向跟她母親一樣都是圓呼呼的。她雖然不在意外表,但是肥胖卻帶來背痛、腳痛,而且,很難找到合意的衣服!她決定減肥,兩年來整整瘦了二十五公斤,也因此獲得演出【約瑟芬】女主角的機會。她飾演的約瑟芬,雖然缺點多多,卻還是討人喜歡。飾演吉爾的梅迪‧內步(Mehdi Nebbou)經常演配角,他在這部片裡的角色拙於言詞,但是一眼就看得出是個善良好男人,即使不同意約瑟芬的作法,究竟還是維護著她。這樣的男人,怎不讓人心動呢~~!!其他配角的演出也都活靈活現,整體而言是一部頗好看的都會愛情喜劇。


附帶一提:為什麼約瑟芬住的房子剛好一打開就看得到艾菲爾鐵塔呢?今年四月看的【情事多磨】(Amour et turbulences)也大喇喇秀出艾菲爾鐵塔。若說鐵塔=巴黎的象徵,而巴黎=浪漫愛情的城市,這鐵塔簡直是定情物!


拙琴,16/12/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