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在台上映時經過「巴黎」和「艾菲爾鐵塔」加工的影片
(內有雷,不想知道劇情者勿入)
發現台灣片商喜歡在法國片加上「巴黎」兩字:【巴黎不打烊】(Fauteuils d’orchestre)、【巴黎換換愛】(La Doublure);連故事地點跟巴黎沒關係的,例如在蔚藍海岸拍攝的【巴黎拜金女】(Hors de Prix)都一視同仁加上去。片商還不忘自行加工,在某些海報貼上艾菲爾鐵塔的遠景,如【巴黎換換愛】和【巴黎夜未眠】。期待有了「巴黎」的鍍金,和「艾菲爾鐵塔」的護持,就可吸引一票憧憬法國(片)的善男信女。啊,若真是如此,那就願主保佑了 :p。
左:安娜戈華達 右:「在一起就好」法文版封面
論起【巴黎夜未眠】的前世今生,前生是安娜戈華達(Anna Gavalda)的暢銷同名小說【在一起就好】。戈華達將此書題獻給一位死於2003年歐洲酷暑,屍體無人認領的84歲老婦。當年七、八月暑熱最厲害的時候,四十幾度的高溫,讓許多高齡體弱的人招架不住,其中有很多在養老院或獨居的孤單老人,在大家都出外度假的時候,孤伶伶的離開人間。戈華達的故事讓幾個在大城市打拼,懷著夢想而努力面對現實殘酷挑戰的人,有了一個相扶持的機會,這應該是她個人對於2003年那些小小的單一悲劇的回音吧!
【巴黎夜未眠】的今生,是一部溫馨的電影作品。愛畫畫的卡蜜兒,靠著清潔工作維生,獨居在簡陋的破閣樓裡。因一個善意的招呼,而與陌生的鄰居菲利伯(Philibert Marquet de la Tubelière)產生溫暖的友情。菲利伯是一個名字落落長,中間用「德」(de)當逗點(這是貴族的特徵之一),有著古道熱腸的貴族後代,最大的缺點是講話容易結巴。他在一間大到不可思議的大公寓裡,收留了好友法蘭克。
法蘭克的生活,除了累死人的廚師工作,每週一探望不良於行的奶奶,就是女人。但是這麼多人來來去去,就是沒有一個可以和他維持長久的關係。
某一天,瘦成皮包骨的卡蜜兒因為重感冒,窩在沒有暖氣的閣樓中,幸好被菲利伯發現,及時請醫生診斷,並伸出援手讓卡蜜兒入住到自己的大公寓裡。但是法蘭克覺得菲利伯讓女生進來住,會破壞原本兩個男人尚稱和諧的關係,再加上生活習慣不同,卡蜜兒也看不慣他粗魯又欠尊重的行為,兩人是相看兩厭。
這三個原本不可能認識的人,在戈華達筆下的公寓裡相遇了。他們都不完美,帶著一些先天後天的缺陷,然而他們的相識,就像心花朵朵開,隨著時間過去,他們內心柔軟美好的一面,漸漸被發掘出來。菲利伯愛上了劇團的桑德琳,決心一邊學演戲,一邊找老師糾正結巴的毛病。卡蜜兒發現法蘭克在暴躁粗魯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溫暖善良的心。法蘭克的老奶奶喜歡卡蜜兒,卡蜜兒也說服法蘭克,把養老院的費用交給她,讓她在老奶奶家裡,當老奶奶的看護。
卡蜜兒和法蘭克之間的關係很好玩。他們是不打不相識。卡蜜兒受不了法蘭克開的超大聲音樂,索性把音響丟到樓下。後來她買了新音響還他以和好,法蘭克也退一步,為自己不尊重室友的行為道歉。
影片一開始,卡蜜兒有厭食症傾向。劇中,她媽媽對她說:「妳吃這麼少,不需要帶妳去Tour d’argent(巴黎高級餐廳)浪費錢。」住進菲利伯的公寓之後,有了友情扶持,卡蜜兒開始「長肉」,所以法蘭克才說:「妳變得秀色可餐囉!星期二我做可麗餅,然後我們來xxxx!」真的和大家吃了法蘭克的可麗餅後,卡蜜兒在房間裡侷促不安,還真的跑去法蘭克房間求愛,哈!可是做完之後,兩人舉杯喝紅酒,卡蜜兒表示要維持有性無愛的關係,法蘭克的臉卻沈了下來。長久以來第一次,法蘭克想要維持一個長遠的關係,而不只是性關係。
劇情最後,菲利伯賣掉了將他們三人連在一起的大公寓,搬進新婚太太的家。這幾個人在法蘭克頂下的餐館幫忙,餐館成為他們聚首的地點,而這一群人的人數不斷擴張,就像一個大家庭。
「在一起就好」!
【巴黎夜未眠】很溫馨,其實【巴黎不打烊】也是一部溫馨小品,但是和【巴黎不打烊】比起來,【巴黎夜未眠】的庶民風格要更強烈一些,對我而言,更貼近日常生活。多少法國人沒地方安身,只能窩在卡蜜兒住的那樣又貴又簡陋,又沒暖氣的迷你小閣樓?多少人為了溫飽,只能從事自己沒有熱情的工作?多少老人像老奶奶,希望死在自己家裡,不要住進惡名昭彰的養老院?菲利伯是最不合時宜的角色,但是也是最可愛的一個。如果不是他,就串不起其他人物了。他把自己戴的俄國帽拿下,遞給卡蜜兒要她戴著保暖時,我心裡覺得超感動,因為現在這種陌生人已經絕種了。
戈華達的小說,加上克勞德貝瑞的電影,讓絕種人類重生,用人物之間的溫情和互助,彌補世間的遺憾。這是文字、影像舉重若輕的魅力,【巴黎夜未眠】做了一個輕快的示範。
拙琴,13/01/0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