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兼小說家路易‧貝高(Louis Pergaud)生於1812年,於1915年第一次大戰期間為國捐軀,死時只有三十一歲。他於1912年撰寫的【鈕釦戰爭】(La Guerre des boutons)於2010年9月著作權期滿,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兩個製作人--馬克‧杜‧鵬達維克(Marc du Pontavic)和托馬‧朗曼(Thomas Langmann)--不約而同將它搬上螢幕。
伊夫‧侯貝【鈕釦戰爭】劇照
這個故事並非第一次被搬上螢幕。最有名的是1962年,伊夫‧侯貝(Yves Robert)導演的版本。對這位導演,我唯一的印象就是他所執導的改編普羅旺斯作家與影人馬塞‧巴紐爾(Marcel Pagnol)回憶錄:【我爸爸的榮耀】(La Gloire de mon père)和【我媽媽的城堡】(Le Château de ma mère)。伊夫‧侯貝的電影當年在法國極為成功,達到一千萬人觀影人次。
楊‧山謬爾導演的【鈕釦戰爭】
兩個製作人各自召集人馬,要搶在對方前面推出這部片。杜‧鵬達維克找到楊‧山謬爾(Yann Samuell,執導過【敢愛就來】(Jeux d'enfants)),朗曼選擇了克里斯多福‧巴哈提(Christophe Barratier,執導過【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山謬爾的卡司有Alain Chabat、Mathilde Seigner,巴哈提找來Laetitia Casta、Kad Merad、Gérard Jugnot,都是法國電影的熟面孔。兩個製作人跟時間賽跑的結果,杜‧鵬達維克搶得先聲,他的【鈕釦戰爭】比對手的【新鈕釦戰爭】提早一星期上映。
克里斯多福‧巴哈提的【新鈕釦戰爭】
電影本身?一個設定於六0年代,一個設定於二戰期間,但是故事本身都不脫離小說原先的設定:兩個隔鄰的小村,小孩互相看不順眼,乃至於打起鈕釦大戰--誰收集到最多鈕釦,誰就是贏家。這樣互相殘殺的結果,不知道對電影創作本身的意義有多大?還要比較過兩個版本才知道了。
拙琴,14/09/1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