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去餐廳吃飯,和後面桌子靠得很近,客人講話的內容聽得一清二楚。這種餐桌上的閒話通常都是私人性質,不值得聽,可是他們講的內容令人坐立難安:「唉,法國真是有病,我有一天在x市車站看著來往行人算了一下,只有百分之二是白人!」接著他們談了穆斯林,一些社會現象,確實談了什麼我已經不記得,同事面面相覷,有的人則不願多談這個話題。那幾個客人離開的時候,我特地瞧了一下,是三個衣著普通的中年白人。

法國病了?這個字眼令我印象深刻。病的是法國,還是法國人?誰又是「法國人」?這個常被社論節目拿來討論的大哉問,又在我心裡試圖尋找解答。

似乎,因為失業率增高,生活越來越難過,此地排外的傾向有提高的趨勢。我住過法國南北總共四個城市,就屬現在居住的城市移民人數最多。如果用人種來衡量的話,就屬高貴的Vincennes白人最多,而我現在住的T市白人最少。我現在住的地方,黑人感覺上佔大多數,然後是亞洲人,其次才是白人,印度人也不少,阿拉伯人倒不常見。這不是確切的數字,只是我個人的感覺。坦白說我覺得此地的移民素質並不算很好(雖然我自己也算是移民啦),尤其是黑人,開車開到一半常會突然無預警停下來,然後開了門就直接跨到對街,只是為了跟對面的朋友打招呼。這樣或許是很熱情啦,不過是不是目中無人了些!?有人跟我先生說:「les asiatiques d’ici conduisent comme des bites!」形容亞洲人開車不太守規矩,但我認為亞洲人或許禮貌比較差,但相較之下要安分多了。

有一天帶著鍋貼去附近的L市散步,讓他去坐電動車。旁邊很多帶著小孩來的家長在一邊等著。那時我突然發覺:「咦,身邊好久沒有被這麼多白人包圍了!」的確,生活在號稱「小中國城」的城市,在一家亞洲公司上班,周遭生活中,白人只是少數民族。現在想起來,我在Vincennes活動的時期,可能是在法國時身邊有最多白人的紀錄!

如果用人種開拓的角度來看,白人在法國定居的時間最長,自然擁有最多資源。其他晚近才加入的移民,因為融入的程度不一,本來就不能像白人那麼富有,講話的聲音沒有那麼大。在「自由、平等、博愛」原則上建立的法國共和政府,在法律上嚴格地規定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視,若有違反情事則形同犯法。譬如報載某個地主賣屋,有個阿爾及利亞裔男子欲買下但地主不肯,理由是他們不願賣給阿拉伯人,這就違反了法國法律。因為有法律,所以大部分的人即使不喜歡有色人種,也會把這種想法小心翼翼地藏起來,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心口如一。譬如電視經常報導,很多雇主在徵人時,會主動剔除不像法國名字的求職者,因而有人提議日後禁止雇主看到求職者的姓名。這就是說,如果你叫穆罕默德(Mohamed)或法蒂瑪(Fatima)(常見的阿拉伯名字),你找到工作的機率,會比叫尚(Jean)或凱特琳(Catherine)這種典型法國名字的人少很多。

如果這種情形是發生在成年後才移民法國的人,還可以理解,但實情是很多在法
國出生、長大,受法國高等教育的移民後代,他們認同法國,但法國社會卻不能像對其他白人同胞一樣給他們同等對待。這一點,我就覺得可悲了。因為這表示,法國社會對法國人的定義,是非常狹隘的,僅將它窄化到「住在法國,會說法文並通法國文化的白人」的範圍內。他們並不能從心底百分之百接受在法國出生長大的非白人,對他們而言他們不是真正的法國人。或許在法律上他們是法國人,但在文化層次上他們並不是完全的法國人。光從電視電影就看得出冰山一角了:法國有那麼多外來移民,但他們在媒體上出現的頻率卻和實際生活不成比例,若他們出現的話,也多半是負面、中低社會的角色。我注意到,近幾年來,以中產階級為訴求的服裝型錄上的模特兒,漸漸出現有色人種面孔。但以布爾喬亞階級—消費金字塔頂端—為訴求的廣告,仍然清一色以白人為主,而且那些模特兒的臉孔通常非常的白,白到接近慘白。

所以,法國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只有形式上的實踐,在精神層面上,保守勢力仍然頑固地默默抗拒。

但在種族歧視的議題上,法國還不能算是末段班學生。當我看到新聞媒體報導台灣官員呼籲外籍新娘不要生太多時,真正深刻體認到什麼叫「汗顏」。過去不少人建議我們回台灣發展,但我心中始終存著一個大問號。因為看到身邊好幾個朋友的異國配偶,在台灣工作時遇到的困難(居留證上的英文甚至寫著ALIEN CARD=外星人卡??)。看他們拿到一個台灣身份的艱難程度,絕對比我拿到法國身份更高。台灣錢或許比較好賺,可是台灣對外人的容忍度卻更低,對我來說這是沒有意義的。一個人的身份如果必須不斷證明才能存在,那這個人到底有沒有在這塊土地上生存的意義?問題是每個人應該都不需要費盡心力去證明這些;這些只有政治上的意義而已。人應該要能把這些精力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如果不能的話,應該找一個更適合落葉歸根的所在。

我扯遠了。我無法回答自己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但我想大多數人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然而人終歸必須在重重的疑問中活下去。是法國生病,還是法國人生病,說到底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說穿了,說這些話的人才是真的有病。移民或非移民,大家都在艱難的時代裡掙扎。把國家名字換成另一個,也不會改變故事的整體架構。世界上的故事,現在看來竟然都如此相似。或許語言不同,但本質類似。

拙琴,31/10/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