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含有劇情※※
十七歲的塔兒是法國的猶太人,和家人移民到耶路撒冷。在她家附近的咖啡館發生自殺攻擊後,她以假想的巴勒斯坦人為對象,寫了一封瓶中信,交給她的軍人哥哥丟到加薩走廊一帶的海裡。塔兒質疑以巴現狀,並相信兩邊除了恨之外,一定有其他的解決之道。
幾星期後,五個巴勒斯坦人撿到她的信,其中一人以「加薩人」的假名回信給她。「加薩人」的真名是剛滿二十的納伊姆,父親幾年前去世,和在醫院工作的母親一起生活。一開始,納伊姆嘲笑塔兒過於天真,並半戲謔地稱她為「和平小姐」。漸漸地,這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年輕人透過網路交流,並期待起對方的來信。
塔兒在以色列過著青澀的少女生活,體驗著許多的第一次:初戀、第一次性關係、第一根香煙、第一次在臉上穿洞...。納伊姆在加薩打零工,幫叔叔送貨,但是加薩的生活受到以色列強力箝制(以色列邊境說關就關,不顧巴勒斯坦人死活),物價上漲(網咖老闆以百物齊漲的理由漲了上網費用)他想要脫離這個看不到希望的地方。當塔兒告訴他她在法國長大時,納伊姆看到在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的可能。他跑去加薩的法國教育中心學法文,並決定申請獎學金到法國念書。
但是這也為他帶來一些麻煩。他被巴勒斯坦解放軍懷疑是出賣情資的叛徒,痛打一頓。塔兒和納伊姆每天都在新聞上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大大小小的暗殺、自殺式攻擊和雙方交火的戰爭。
塔兒看軍人哥哥的眼光變了,還被男友說她有了別人而造成兩人分手。正如納伊姆對法國突然產生興趣。兩人一開始用英文溝通,後來納伊姆用法文寫信,塔兒變成他的法文小老師。當塔兒父母發現她竟然跟敵人通信,他們不約而同怪她讓家人陷入危險。
這個希望和絕望交織的故事,以塔兒和納伊姆電光火石的照面結束,在他們追尋彼此身影的目光中,他們幾乎雷同的畫外音是一首友誼的合唱:
納伊姆:「因為你所以我學了法文,」
納伊姆和塔兒:「認識你很開心也很傷心。我們之間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但卻不表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ça m'a fait du bien de te connaître, et ça m'a fait du mal aussi. Rien n'est simple entre nous, mais ça ne veut pas dire que rien n'est impossible.)
納伊姆:「繼續當和平小姐,不要改變,該改變的是其他人,希望我們很快再見。」
(Reste Miss Peace, ne te change pas, c'est les autres qui doivent changer, et à bientôt j'espère.)
納伊姆和塔兒:「如果你要的話,我們巴黎見,一起喝杯咖啡,就你和我。Inch Allah(按阿拉的旨意)」
(A Paris si tu veux, on pourra prendre un café, toi et moi. Inch Allah)
塔兒和納伊姆看來如此不同,但移除物質和血統因素之後,他們面對的威脅卻是如此相似。塔兒的生活看似富足,但是只要公車上有一個看似可疑的面孔,她馬上就很沒安全感的拉著好友下車。納伊姆對巴勒斯坦人的現狀的形容很傳神:「條件式(conditionnel)對巴勒斯坦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式是法文的一種時態,多半用來表示假設和可能。納伊姆此話貼切地表達了加薩充滿不確定的生活。
在沒完沒了的以巴戰爭中,塔兒和納伊姆的對話開啟了另一種可能,或許還有那麼一點網路青春戀情的想像。這在現實中是最不可能的題材,卻是最好的電影火花。【瓶中信】結尾雖只匆匆一眼,卻承載了無限希望與詩意。
【瓶中信】導演Thierry Binisti早期是【印度支那】導演Régis Wargnier的助理。2000年代初期曾拍過電視影集【藍色腳踏車】。【瓶中信】是根據Valérie Zenatti的作品《加薩的瓶中信》(Une bouteille à la mer de Gaza)改編.
拙琴,01/11/201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