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piercer  


2014年,因為氣候暖化問題嚴重,世界各國在天空上發射一種可以降溫的產品,結果造成地球進入冰河時期,全球被一層厚厚的冰雪覆蓋。只剩下一列火車載著倖存者不斷的行駛。


Snowpiercer  


這列火車形同諾亞方舟,但是車頭車尾兩樣情,不同階級的人們受到極端不平等的待遇。車頭是上層社會,吃的好、穿的好,一年可以吃兩次壽司,小孩可以受正式教育,大人可以泡spa,過奢華的生活,想頹廢一下時,還可以跑到舞廳當搖頭族。相對於車頭的悠哉,車尾的貧民區則是水深火熱。車尾的人們雖然保住小命,但是在資源嚴重缺乏的狀況下,發生過強欺弱,人吃人的恐怖事件。如今,他們吃了十七年的配給蟑螂凍,穿著破爛,沒有人權可言,稍有不從就會遭到主事者的嚴刑伺候。


貧民區的叛軍領袖寇帝斯(「美國隊長」克里斯伊凡)為了替末端區的人們爭取生存的權利,策劃暴動佔領引擎區。引擎區是火車的命脈要地,由一位從不現身的神秘獨裁者(艾德哈里斯)所掌控。寇帝斯等人先釋放被囚禁的安全系統設計者南宮民秀(宋康昊),他也是這列火車的最初設計者。


Le Transperceneige  


南韓導演奉俊昊的【末日列車】,改編自法國同名漫畫《Le Transperceneige》(編劇Jacques Lob,繪畫Jean-Marc Rochette,一開始於1982年在雜誌(A Suivre)上連載。電影裡的肖像素描就出自Rochette之手)。


在這列沒有目的的神祕列車上,反抗運動有了更深刻的意義。反抗大隊沿著一節一節車廂向前挺進,每到一個車廂,既是生死交關的決鬥,也見證了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們透過其他車廂的窗子,第一次看到了久違的陽光,而末端區的車廂是完全密閉的。自命為拯救者的威福,在車上保留平衡的動植物生態系統,並將這種個概念擴張到人類上。他認為人類各階層的數量必須精密控制,掌握車上乘客的生殺大權,並專斷地以上帝般的姿態,決定前端區(上層社會)與後端區(貧民區)的人數比例。他強調每個人必須各司其位,堅守「命中註定」的角色;禁止人依照自由意志在社會中流動,這正是種姓制度和各種舊制度、集權國家的一大特色。威福刻意在後端區製造不安與混亂,以取得車上人數的平衡,這也無疑是極權主義者的姿態與作為;他不是從心帶領群眾,而是以偽人口學的角度,決定誰該生,誰該死。


Snowpiercer  


然而,編劇從一開始就埋下戲劇衝突的伏筆;威福不僅在車上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合作無間的夥伴,讓他可以掌控所有反抗活動的細節,而寇帝斯得以突破威福精心策劃的天羅地網,來到引擎中心時,事情又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寇帝斯雖然要推翻威福,但當南宮民秀告知雪逐年融化,要炸開車門回到原本的世界時,他的腦袋仍然停留在過去的事實,沒有接受南宮民秀的建議。然而,他也沒有被威福的提議所動搖。克里斯伊凡從【美國隊長】的超級英雄角色,轉換到背負原罪的叛軍首領,呈現出一個內心天人交戰,充滿掙扎的領導者,戲路和以往有著天壤之別。


【末日列車】是一部沒有答案的科幻片。不平等與抗爭,是當今社會的主題,但是真正的出路在哪裡?片尾出現的北極熊是一線希望,僅存的人類並不孤獨。【末日列車】讓人看完之後,還在腦海中省思。為了將腦中揮之不去的影像落實為文字,我用最快速度寫下這篇文章。在茫茫片海之中能給觀眾一點反思,本片實屬難能可貴。


拙琴,02/11/2013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 留言者: 電影圈 小編
  • Email:
  • 網址: http://movieca.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3-12-04 07:05:45

親愛的網友您好:

我們是痞客邦電影圈小編群,很開心看到您如此精彩的文章。
電影圈企劃了「圈內人推薦」單元,
每週我們都會挑選優質好文推薦至電影圈首頁的「圈內人推薦」專欄,
恭喜您,本文獲選為本週「圈內人推薦」單元,

本次推薦預計上線時間為:2013/12/6 00:00,屆時也歡迎您可以過來看看,
且與朋友們分享喔!

※【痞客邦電影圈】:http://channel.pixnet.net/movie
※【7headlines電影頻道】:http://goo.gl/I8nHxl


若有任何問題,請至服務中心與我們聯繫,謝謝。
http://help.pixnet.tw/

痞客邦電影圈、7headlines電影頻道 編輯群 敬上

版主回覆:(11/03/2013 07:42:17 PM)


很高興小圈喜歡我的文章!!感謝您的推薦!





  • 留言者: seo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3-12-16 06:17:55

♀好軟﹉體﹉是§您◇的§得﹉力﹉行銷﹎助~手

SNIpurl.coM/286jmig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  


如果不是因為「Perle ou navet?」我原本會完全忽略這部片的。在【理查坎普的另一個人生】中,久違的尚-雨格‧安格拉德(Jean-Hugues Anglade)和梅蘭妮‧提利(Mélanie Thierry)分別飾演坎普警官和心理醫生艾蓮娜巴蒂斯泰利。坎普還有兩年就要退休,某日調查一宗謀殺案,艾蓮娜是新案唯一目擊證人,而這樁案件和二十年前一件懸案有許多相似之處。出於某種不知名的原因,他回到了1989五月,俗稱「球螋」(Perce-oreille)的嫌疑犯幹下第一宗殺人案的前夜。他要阻止「球螋」繼續犯案,並將他繩之以法,但他的積極介入卻被警方當成頭號嫌疑犯,尤其引起一名優秀警官的注意。那名優秀警官不是別人,正是二十年前的他......他走投無路,只能拜託當時還不認識他的艾蓮娜幫忙。


時間旅行的手法應用在這個故事裡,很有意思。二十年前還沒有歐元,沒有智慧型電話。人們生活的面貌、風格也和現在有很大差異。看到艾蓮娜桌上的minitel時我笑了。Minitel在當時網路尚不普遍的時代,算是很先進的發明,十三年前我到法國時還有這玩意兒,一直到幾年前才走入歷史。


L  


影片簡潔不拖戲,布局也不錯。「球螋」不是個特別陰暗的兇手,但是導演成功注入懸疑的元素。坎普從水裡來、從水裡去的設計,也頗前後呼應。而這個位於海邊的城市,導演刻意讓它由幾個不同城市的場景拼湊,不易辨識。陰沈海邊、碼頭、橋邊的氣氛,為故事增添神祕感。坎普從未來尋求艾蓮娜的幫助,艾蓮娜為了他,沒有選擇人生原訂的道路。理查改變了他自己的人生,也改變了艾蓮娜的命運,但他們仍然在現代重逢。尚-雨格‧安格拉德同時飾演二十年前後的自己,雖然他已經五十八歲了,是有一些皺紋,但是身材保養的很好,稍微化妝後就很像那麼一回事。經常在法國電影裡出現的梅蘭妮‧提利,「老妝」只是用髮型表現,感覺不到有什麼不同。二十幾歲的美女要畫中年妝並不容易,而且或許她不管幾歲的笑容都是那麼迷人吧!


拙琴,29/10/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avity    


我是電影卡訂戶,平均每週看一部院線片。週三是法國新片上映的日子,除非時間不能配合或片場超過兩小時,我會盡量選擇這一天做為我的電影日。這是我目前少數的娛樂之一。其餘的時間,我遵照美國「成功」(Success雜誌總編輯Darren HardyThe Compound Effect裡說的,少看電視和新聞(他完全不看新聞,只做RSS訂閱)。事實上,開始做USANA後,我看電視的時間自動減少了。但是看過他寫的這本書後,我更是有意識的減少看電視的時數。我發現,這樣真的多出很多時間,可以拿來讀書和做事,同時避免電視新聞裡大量的負面消息,以及電視節目裡沒營養的精神垃圾。反正每天固定上臉書,我就會看到很多網友分享的新聞了。有時看看網友分享的新聞和某些媒體的文章,其實由於主流媒體的大幅八卦化,已經無所謂專業、業餘了。


扯遠了。這星期和下星期,巴黎地區學生放Toussaint假期(相當於掃墓節)。雖然【地心引力】不是兒童片,但是當我趕到電影院時還是嚇了一跳:巴黎市中心磊阿勒地區那間UGC排隊等著入場的觀眾,從裡面一直排到外面售票的地方!等我進場時,只剩下最前排的位子。還好,這間放映廳很大,即使坐第一排也可以看得很舒服。上次遇到如此盛況,是在看【決殺令】的時候。這間UGC第一天上映就把最大的兩間放映廳都排給【地心引力】,可見得他們已經看準【地心引力】潛力無窮。果然,【地心引力】第一天上映就在法國創出約二十萬人次的高票房,把其他同期影片全部壓下去。


【地心引力】的故事如下:蕾恩史東博士(珊卓布拉克)和同事麥特科沃斯基(Nespresso先生--喬治克隆尼)在太空站執行任務時,團隊遭遇衛星碎片撞擊,太空梭毀了,其他同事也當場喪命。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無線電通訊中斷,連帶的也無法連絡上休士頓總部,兩人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回到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嚴苛的環境(無重力、沒有氧氣、沒有生活需要的資源、溫度有可能降到零下一百五十度)讓人身在無垠世界,卻有如身處陋室般孤立無援。


有些人批評故事缺乏深度,史東博士剛痛失愛女的梗只是蜻蜓點水。我倒是覺得艾方索·柯朗和兒子共同編寫的劇本十分有效率,話不多,但是三兩下就刻畫出主角個性:科沃斯基愛說笑,出任務不忘聽音樂,連在生死關頭,他都不忘保持幽默,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珊卓布拉克飾演的史東博士,大部分時候表情都被笨重的太空服遮住。不過,雖然我個人不是特別喜歡珊卓布拉克,她演出的角色也是好壞參半,但是她在此片飾演這位從谷底站起來的悲傷母親,在失蹤同事幻影鼓勵下衝出重圍,在燃燒火球中回到地心引力的懷抱,我有感動到!穿越大氣層,而後在湖底重生,這些訊息或許有些刻意,但是確實成功地營造出激勵人心的大高潮。


這部片的3D特效非常到位,不是為了3D3D。在螢幕前,一幕幕的超廣角鏡頭令人屏息。據太空人的說法,【地心引力】中呈現的場景和太空站,真的就像他們的實際經歷。因此這是一部需要到戲院觀賞才能領會到聲光效果的影片,也確實值得一看。


最後要提的是由Steven Price電影配樂,非常好聽,尤其最後一首「Gravity」,是我最喜歡的一曲;奔放、激昂,就像這段旅途的註腳。




  


讚!


PS:沒看的趕快去看!這部片超多人看,看了才能跟上話題~記得準備3D眼鏡,別像我又多買一副啦~~


拙琴,25/10/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在前面:看完電影之後,腦中立刻浮現這篇的靈感。原本是寫來搞笑用的,但稍微google一下,發現中國人對於這樣的劇情發展還真的很振奮。廢話不多說。提醒大家,內文會提到結局,所以如果不想掃興的觀眾,可以直接跳過。


gravity  


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製作的美國大片【地心引力】,以外太空為背景,描述男宇航員Matt Kowalsky(喬治-克魯尼)和女同事Ryan Stone(桑德拉-布洛克在美國太空站探險號出艙修復望遠鏡時,太空站被衛星爆炸的碎片撞擊,兩人成為僅二的倖存者。在尋求救援的過程中,Matt為了Ryan犧犧牲自己的生機,讓Ryan登上了一個廢棄的俄羅斯聯合太空站,並憑此再借力靠近中國的天宮一號。在Ryan絕望之際,Matt的幻影出現,像昔日一樣幽默地鼓勵她。最後她振作起來,找到方法登上了天宮一號,終於返回地球。


除了驚心動魄的劇情之外,筆者以為卡隆的編劇頗能吻合世界局勢:美國太空站被碎片撞個片甲不留,除男女主角外的機組人員全部陣亡。當Stone奮力進入俄國太空船,好不容易擺脫火苗,燃料竟然用盡。美國同事的鬼魂來鼓勵她之後,Stone終於登上最後的救命希望--中國的天宮一號。它雖然也受到損害,還很奇妙地出現乒乓球拍,但是Stone就是靠著它回家的!雖說美、俄、中是少數設置太空站的國家,因此卡隆這樣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但筆者仍不禁想說:時代真的變了。若是在從前,美國的太空梭、太空站出了多少事故,宇航員都一定能想辦法回到祖國。這次卻不是這樣:危機爆發,美國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長期與中國友好的俄國還是跛腳鴨,只剩下中國,老美以為中國人就是靠乒乓球出名,天宮一號在經過大氣層時也是四分五裂像流星般燃燒,但是畢竟安全著地,來個homerun啊!!


卡隆與兒子合寫的劇本對白不多,句句精準,而影片除了逼真的特效與攝影,給人全新的觀影感受。隨著中國的崛起,好萊塢大片的劇情也越來越重視中國。電影,是能多少反應世界趨勢的!


阿琴,23/10/2013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 vie d  


上個月看【熾愛琴人】,這個月看【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雖然演員都演得非常棒,然而關於同志電影,我最有共鳴的還是李安的【斷背山】。男男愛或女女愛, 我的頭腦能接受,但內心無法將自己投射為女主角,進不去,就覺得度日如年。看【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時,不大的戲院裡幾乎滿座,大家似乎都看得很專心我捏自己的腿捏了好幾次,才沒有睡著。這一次我沒有入戲在李安的電影裡,兩個戀人相愛卻不能公開,在社會道德觀與內心真正想望之間,這份掙扎有它的普世性,我也特別喜歡他意在不言中的細膩處理方式。當然了,【熾愛琴人】 和【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也有他們的普世性,那就是愛情。


在【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裡這份愛情同時伴隨著女主角阿黛兒的成長。從情竇初開,到求愛被拒;從一見鍾情,到出軌分手;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十五歲高中生,轉變為小朋友的老師。在男人與女人之間,在接納與否認之間,在淚水與歡笑之間,阿黛兒逐漸成熟。導演阿布戴·柯西胥特別強調兩人社會背景的差異,最終導致阿黛兒與艾瑪分道揚鑣。阿黛兒出身工人家庭,餐桌上吃的是普通的雞肉馬鈴薯或是義大利麵,而艾瑪上的是美術學校,請客則是生蠔。在阿黛兒家,兩人要躲躲閃閃,在艾瑪家則可以光明正大的討論。在這部片眾多特寫用餐鏡頭中,導演輕輕幾筆就帶出雙方家庭的不同。


導演用了很多特寫鏡頭,近到彷彿可以聞到劇中人的氣息。尤其是阿黛兒,導演幾乎是貼身的拍攝她的一舉一動,好像想拍出她的靈魂。至於全劇中最富話題性的床戲,導演也是毫無禁忌地拍攝,呈現出阿黛兒與艾瑪之間的激情。看得出兩位女演員忘我的演出,全心融入影片角色。影片中的床戲既多也長,但是我看了就是沒有什麼感覺。


這部片的拍攝過程充滿爭議性,包括工作人員抱怨導演獨裁式的要求,後來兩位女主角在美國宣傳時也對導演傳出不滿的聲音,最後導演也跳出來接受【電視全覽】訪問。這些風風雨雨有些可惜了【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但也讓它獲得了一些注目。畢竟柯西胥的影片並不是那麼具有親和力的。


拙琴,21/10/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 mois ferme  


法官雅麗安(Ariane)懷孕了,而且竟然是吃眼罪犯的種?!


9 mois ferme    


雅麗安個性古板,對男人沒好感,人過四十依然小姑獨處,更認為笨蛋才會結婚生子。即使在整個法院都在慶祝新年除夕的時刻,雅麗安寧可埋首卷宗堆,也不想跟同事同歡。最後她拗不過同事,和他們一起吃喝做樂。豈料幾杯香檳下肚,雅麗安不但醉得忘記自己是誰,更完全忘記發生過的事。六個月後,雅麗安因身體不適去看醫生,發現自己懷胎六甲,而孩子的爸是誰,她毫無頭緒!在她近水樓台的調查下,她赫然發現孩子的爸,就是近日被控闖空門,還吃下屋主眼睛的罪犯鮑伯。雅麗安過了合法墮胎期,正要自行對腹中胎兒宣判死刑的當兒,鮑伯闖進她家,拜託她幫忙還他清白,而她則掙扎著要不要出面作證......

9 mois ferme


Albert Dupontel導演的電影經常充滿瘋狂的想像,而在以時速一百公里前進的劇情下,他詼諧的電影世界不僅高速快轉,而且荒誕無稽。台灣似乎未曾引進他導演的作品。他擔任演員的幾部片,在法國以外的國家也並不出名。


在【九月徒刑】裡,透過法官與罪犯間不可能的愛情結晶,四十九歲的Albert Dupontel對人間多了一點溫柔的眼神。法官和罪犯並沒有因為一夜情而迸出愛情火花,或改變各自生命的本質,但小孩的降臨讓他們變成更好的人。


【九月徒刑】片長不到一個半小時,但非常有效率。除了主角之外,幾個配角的演出也令人笑到噴淚,如雅麗安老是被砸到、K到、撞到的同事,以及頭腦簡單的口吃律師。整場看下來,戲院笑聲不斷,是一部很有感染力的影片。


拙琴,17/10/2013



  • 留言者: ruby
  • Email:
  • 網址: http://komelissa.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3-10-19 11:26:46

好像滿好看 劇情很吸引我 到底哪時候我看法國電影才能無障礙 ㄚㄚㄚ

版主回覆:(10/21/2013 10:26:21 AM)


去借有字幕的法國電影DVD,可以邊聽邊看字幕,有幫助喔!





  • 留言者: 路人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4-05-16 07:02:42

請問這片台灣可以租到DVD了嗎

版主回覆:(10/21/2013 10:27:32 AM)


不好意思,我不住台灣,所以不太清楚喔!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isoners  


看過【私法爭鋒】的劇情介紹,再看影片長度,令我有些不解:這個綁架故事為什麼要花兩個半小時才講得完?但走出電影院之後,我恍然大悟。因為,【私法爭鋒】不是黑白分明的懸疑片,其中隱藏著許多意想不到的灰色地帶。犯人不是觀眾心裡認定的那個,而大家眼中的好爸爸則在救女心切下不惜走極端。原本的清白好人,在內心承受極大痛苦的狀況下,動用私刑折磨嫌疑犯:白中滲黑,黑中透白。


影片看來似乎很長,但開場十分鐘之內迅速進入核心:感恩節前夕,凱勒(休傑克曼飾)的六歲女兒安娜和好友的女兒喬伊,結伴回家找紅色口哨,從此一去不復返。負責辦案的警探羅基(傑克葛倫霍)逮捕了當時將破舊休旅車停在家門口的艾利斯,但48小時候因證據不足而將他釋放。寶貝女兒失蹤後,凱勒原本幸福的家庭頓時大亂。凱勒的太太不停哭泣,擔心到失眠,要靠藥物才能稍微冷靜下來。愛女心切的凱勒藉酒澆愁,認為警方辦案不力,決定自力救濟找回女兒。然而,即使他把艾利斯打成豬頭,智商只有十歲小孩的艾利斯還是無法給他更多線索。不只是他自己陷入道德困境,連原本被他找來幫忙的朋友都看不下去。


Prisoners  


影片以陰雨綿綿的賓州小鎮為背景。時值深秋,雨雪交加的惡劣天候醞釀出極佳的故事氛圍,頗能呼應謎團之棘手難解,以及當事人的心情。除了主角家人之外,警探羅基的境遇高低起伏也堪稱一絕。影片開頭,羅基要深入辦案,却受限於法律規定,結果受害人家長對他失去信心,極為狼狽。但在他耐心的調查下,案情有了意料之外的轉折。多年前未破的懸案,與兩個小女孩的綁架案產生了牽連,也讓羅基從狗熊變成英雄。


這部片有好幾個地方讓人看得坐立不安,但是魁北克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 在關鍵時刻運用暗示或另闢蹊徑,讓觀眾看得驚心膽跳,但在緊要關頭免於忍受最不堪入目的鏡頭。影片高潮迭起,蛇、迷宮、血衣、地窖、廢棄的房舍,看似不起眼的角落,無意義的符號,隨處可能是陷阱,而又在最後全部巧妙地串連在一起。


【私法爭鋒】亦是一部談論基督教信仰的作品。電影一開頭,凱勒帶著兒子獵鹿,背景聲就是他的祈禱文。當他一邊刑求艾利斯--他的另一獵物--時,在天人交戰下,他亦忍不住祈求上帝幫忙。故事發展證明,他真正的敵人,是怨恨上帝過早帶走離癌兒子的父母,而後不但背棄信仰,更以綁架為手段,要讓其他心碎的父母也背棄信仰。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凶殘至此,也只能是撒旦行徑了!此等絕決手法,才真的令人不寒而慄。


這是一部非常黑暗的作品,但在那不為人知的地洞裡,某人仍然不死心地吹著紅口哨!


非常黑暗,但仍有一線光明。


拙琴,10/10/2013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 留言者: Joanne
  • Email:
  • 網址: http://joanne1999.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3-10-25 00:27:40

看完您的介紹讓我好想看這片喔~~
台灣不知有沒有上映....


版主回覆:(10/07/2013 08:07:24 AM)


http://www.atmovies.com.tw/movie/fpen41392214/
根據開眼電影的資料,10月4日台灣上映這部片,只是不知在哪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rkland  


美國總統是好萊塢電影中的重要角色。好萊塢不止愛拍虛擬總統,更愛以歷任前總統為題材:林肯、尼克森、甘迺迪。光是甘迺迪就有1991年的【誰殺了甘迺迪】(JFK)、2001年的【驚爆13天】(Thirteen Days),而在【白宮第一管家】中,甘迺迪任期的段落也是劇中高潮。電視影集【廣告狂人】中,甘迺迪遇刺是六O年代美國人的集體記憶。


由湯姆漢克斯擔任製片的【關鍵目擊】,是Peter Landesman擔任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這部影片追溯了所有當事人在事發當天與接下來48小時的見證,但並未就眾說紛紜的死因提出新的觀點。本片改編自 文森特巴格魯斯(Vincent Bugliosi)於2007年出版的著作〈11月裡的某四天:刺殺甘迺迪總統〉(Four Days in November: The Assassination of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呈現各當事人面對同一件事之反應的拍攝手法,紀錄片風格十足,深具臨場感。電影拍攝出第一線事發現場各人員內心的震撼與驚惶--急診處 的醫生、護士、探員、神父、攝影師、第一夫人,也刻畫嫌犯面臨的社會壓力,不解與無助。從頭到尾,甘迺迪只是一具屍體,一個紀錄片上的影像。由一位不見經傳的女演員Kat Steffens所飾演的賈姬,表演令人飆淚。她和賈姬外型沒有多少相似之處,但是她舉手投足之間,將那位目擊丈夫被暗殺,內心飽受煎熬的妻子,詮釋得極有尊嚴而令人同情。


如果各位對美國近代史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不然當成懸疑劇觀賞,也還不錯!


拙琴,07/10/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ush  


如果敵人沒有把你打垮,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決戰終點線】是一部買一送一的雙聲道傳記片。整部片的重心,在F1方程式賽車冠軍得主尼基勞達(丹尼爾布爾)與宿敵詹姆斯亨特(克里斯漢斯沃)之間的對決。兩人無論個性、外型和風格都截然不同。
尼基勞達來自奧地利,長相並不出色(在電影裡被亨特嘲笑為鼠頭銳面),性格十足日耳曼--個性嚴肅不苟言笑,費心研究賽車性能,因而獲得「電腦」的綽號。他來自奧地利望族,家中反對他當賽車手,於是切斷一切經援,然而聰明的勞達運用他顯赫的姓氏,成功向銀行借款發展自己的事業。

詹姆斯亨特來自英國,外型帥氣,言談風趣,相對於不留情面也不屑跟人打交道的勞達,亨特身邊總是不乏美女與朋友陪伴,最愛開趴做樂,是一個深具尖頭曼風度的花花公子。


Rush

有如天壤之別的兩個人同台較勁,註定了互相看不順眼。勞達雖然領先,亨特卻緊跟在後。競賽的場面拍得極具臨場感,完美展現了速度感和跑道上的張力。更重要的是,朗霍華讓觀眾體認到,每一場賽事都是選手非生即死的性命賭注。他先從勞達與亨特的對話與舉動中鋪陳--例如「賽車就像是一座活動棺材」,而貌似輕鬆的亨特,每逢開賽前必定緊張到嘔吐。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是否有壓力,亨特以「我不知道什麼叫壓力」回答,手却在桌面下神經質地擺弄打火機。


Marlene et Niki 


這一切打底的工夫,在1976年的紐柏林經典賽事發揮到淋漓盡致。紐柏林的賽道出名的險惡,加上天候不佳,勞達提議取消賽事,但未獲多數通過,比賽照常進行。就在一個彎道上,勞達的車出事了,他雖被救出,但是臉部遭到嚴重灼傷,多處肋骨斷裂,鎖骨和顴骨也裂開,但最嚴重的是肺部,因為他在撞車的救援過程中吸入太多的滅火器毒氣。勞達在病床上接受椎心刺骨的治療,但眼睜睜看著亨特迎頭趕上,更令他有滿腔的不甘心。這份不甘心,最後竟成了他在重傷後短短28天重回賽事的最大動力。當丹尼爾布爾飾演的勞達忍痛戴上頭盔,所有的人心中的不忍就跟在旁拜託他的瑪蓮娜(勞達的第一任太太)達到最高點。雖然勞達在重傷後所參加的第一場賽事中只拿到第四名,但他以超人般的意志神速復出,令他成為真正的英雄。

正因為如此,當勞達在日本站又碰到滂沱大雨時,開了兩圈就因為安全因素而棄賽的決定,再度凸顯賽車手面對安全問題時天人交戰的心情。朗霍華以極富感情的方式來處理這個段落,他讓瑪蓮娜在勞達的決定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勞達在新婚時若有所思地對瑪蓮娜說:「幸福讓我有什麼可以失去了。」而在勞達猶豫是否堅持到最後時,瑪蓮娜在醫院為他擔憂的朦朧身影浮現心頭。

最後,勞達把車子開進維修站。幸福必須活著才能享受,在紐柏林他已經犧牲太多。


James Hunt  

最令人感動的是,經過多年來同場競技後,這對賽車場上的敵人,逐漸發展出真誠的友誼,對彼此有一份發自內心的尊敬。當亨特在四十五歲因心臟病英年早逝時,勞達為這位昔日戰友惋惜。勞達本人看過電影之後感嘆:「要是亨特能看到這部片,該有多好。」在演員方面,我一向偏愛丹尼爾布爾,這次他在影片中的表演可圈可點。為了詮釋勞達的角色,布爾跑去維也納會見本人。個性始終直來直往的勞達,在電話裡直接告訴他:「記得帶行李過來,萬一我們兩個合不來,你馬上就可以打道回柏林。」他模仿勞達模仿得維妙維肖,不僅奧地利腔英文如此,甚至他在劇中醜化自己,也讓他在外形上更接近勞達。最重要的是,我沒聽過勞達這個人,但看過丹尼爾布爾的表演,我完全相信勞達就是如此。勞達本人接受訪問說,他在丹尼爾布爾上看到自己。如果勞達真像傳說中的不留情面,那這可是對丹尼爾布爾的莫大肯定!另一方面,克里斯漢斯沃的角色也很有深度,不只是花天酒地的膚淺傢伙,他也演出了角色內心掙扎的複雜層面。

感謝我們的敵人,敵人的存在,驅策我們成為超越自己!


【決戰終點線】應該是近期最值得觀賞的院線片之一,或許有機會獲得奧斯卡提名,有待後續追蹤!

拙琴,30/09/2013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ue Jasmine  


優雅的茉莉(凱特布蘭琪)全身上下都是名牌打造:香奈兒套裝,路易威登行李箱,儼然是好命貴婦一枚。然而,從第一幕開始,伍迪艾倫就戳破了她的假象。



Blue Jasmine  


電影交錯著茉莉的過去與現在。茉莉原本是紐約名媛,大學遇上帥氣又多金的哈爾(艾力克鮑德溫),沒畢業就結婚,和丈夫、繼子過著悠閒多金,出手闊綽的上流社會生活。但是,對於哈爾可疑的投資方式和頻繁的外遇,茉莉却視而不見。等到她終於不能再繼續假裝下去,幸福婚姻和家財萬貫頓時化為海市蜃樓。哈爾跟馬多夫一樣,因為違法吸金被捕入獄。和馬多夫不同的世,哈爾在獄中上吊自殺,兒子憂憤之下決定離家,和父親的世界徹底切割。


從天堂墜落地獄的茉莉不僅一貧如洗,精神上也遭受莫大打擊,經常神情激動的自言自語,一受到刺激就呼吸困難,猛灌馬丁尼,狂吞贊安諾(Xanax抗憂慮、恐慌的藥物)。她的世界分崩離析,只好離開紐約投靠舊金山的妹妹金潔(莎莉霍金斯)。然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自視甚高的茉莉忍不住插手挑剔金潔挑男人的品味。重當學生、投入就業市場,對茉莉都是極大的挑戰。


Blue Jasmine  


在一次派對中,茉莉認識了一位意欲從政的俊俏外交官。配偶都去世的雙方一拍即合。眼看茉莉就要進入另一個太過完美的童話故事,現實却硬生生地粉碎她 的夢。然而,從觀眾的角度,我們很難責怪她粉飾過去,美化事實。畢竟,當我們在推銷自己時,誰不是要我們盡量呈現完美的一面?以前甚至有人建議我不要在履 歷上誠實告知自己有小孩的事情,因為對於雇主這可能表示無法全心投入工作。多少人被鼓勵去追逐富裕的標誌,而不是腳踏實地建立真正的財富,甚至像馬多夫這樣為害無數,被蒙在鼓裡的兒子知道真相後自殺謝世。這是一種慘烈的現世報。


【藍色茉莉】不乏滑稽幽默的段落,但本質上仍是齣悲劇。凱特布蘭琪將茉莉這個膚淺、高傲又可悲的角色詮釋得令人同情。茉莉雖有許多缺點,但並不惡毒。她像鴕鳥般選擇了不聞不問,讓企業騙局坐大,最後自己也面臨人財兩失的後果。2008年的金融風暴早已過去,但日益艱困的世局仍不時傳出當年爆炸性事 件的回音。


拙琴,27/09/2013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best offer  


 


佛吉爾(傑佛瑞洛許)是一位享譽盛名的拍賣師,向來最愛的人都在畫框裡讓他欣賞。整間挑高天花板密室,都填滿了古往今來的仕女畫作。然而,年事已高的佛吉爾不僅始終孤家寡人,又個性孤僻,排斥與人接觸。他少數的好朋友是私下長期與他合作,用非正當的競標方式幫他競標畫作的比利(唐諾蘇德蘭)。


當一位女繼承人克蕾兒(希薇亞侯克斯,演過【昨天再見】)指名道姓,堅持要請佛吉爾親自鑑定她父母所留下的祖產時,佛吉爾首次接觸到同類人─一位長年足不出戶,不願與人接觸的年輕女子。克蕾兒的躲避益發引起他的好奇。在偷窺克蕾兒並有機會與她交談之後,她的美貌和脆弱激起他的愛憐之心。一座冰凍已久的寂寞心靈,從此一觸即發。在此同時,在克蕾兒家中接二連三出現的古老機器人零件,他不斷帶去讓技師勞勃(吉姆史特吉斯飾)鑑定並重組,並忍不住對他訴說自己面對克蕾兒惶惑不知所措的心情。


the best offer  


在勞勃的「指導」下,克蕾兒逐步敞開心房,走向人群,也接受了佛吉爾的愛。為了克蕾兒,佛吉爾甚至史無前例地在拍賣場上出糗,最後又將自己最私密的珍藏獻給他付出全部生命珍愛的女人。


the best offer  


然而,佛吉爾看走了眼。畫布上的女人不會背叛他,肉做的女人,拿走了他的一切。只有重組的機器人對他說:「偽的背後總有某些真,您說的真對,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想念您......」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藏遍古今仕女畫作,鑑賞作品真偽的高手,即使在精心策劃的愛情戲中輸得一蹋糊塗,然而他確實付出了全部真心,向對方揭露自己的真面目。雖然這一切最後只是一場空,都走到警察局前面,他還是沒有報案。還到女方提過的布拉格咖啡店憑弔愛情的遺跡。那是一種動人的留戀,也是在這場真假遊戲之中,唯一留下來的東西。那竟是勝過一切名家名畫的,最美麗的風景。當佛吉爾在那間由鐘錶齒輪構成的餐廳坐下,侍者問他:「您一個人嗎?」他停頓幾秒鐘,回答:「我在等人」時,幾個字裡承載多少期待和仍有餘溫的愛意,令人嘆息。


這部片整體而言非常棒。故事好、演員佳(傑佛瑞洛許表現非常出色)、顏尼歐莫利克奈的配樂令人如痴如醉。個人認為是今年年度好片之一!對話不時流露導演對人生、美學、愛情的思考,雋永而令人回味,是一部超讚的傑作。


拙琴,24/09/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in  


70年代,美國德州。鮑伯(凱西艾佛列克)和露絲(魯妮瑪拉)是一對戀人,喜孜孜地等待新生兒的到來。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二人和朋友佛萊迪合夥搶劫。在與警方對峙的過程中,露絲開槍射傷警探派屈克。眼看無法掙脫出警方的圍捕,鮑伯為露絲頂罪,對警方宣稱是自己開的槍,以便讓露絲脫罪。


Ain


鮑伯在獄中服刑期間,露絲生下了一個女兒,名為西薇亞。四年過去了,派屈克明知自己當初是被露絲的槍打中,看到露絲獨自撫養女兒,不禁同情起她的處境,頻頻對她示好。然而露絲並未讓他跨越門檻,始終等待著鮑伯的歸來。


鮑伯多次越獄,為的是早日與露絲以及素未謀面的孩子重逢。有一天,他終於逃脫成功,不計一切赤足翻山越嶺,千里跋涉,從遙遠的外州回到家鄉,與魂牽夢縈的親人相聚。


但是,一直默默守護著露絲和西薇亞的斯開利老爹(凱斯卡拉定,已逝反派演員大衛卡拉定同父異母的弟弟),不希望鮑伯為這對母女惹來麻煩,恫嚇鮑伯不要回來打擾她們的生活,否則將嚴陣以待。鮑伯的歸鄉之路上,因此佈滿重重阻礙......


【險路謎情】曾入圍2013年日舞影展。這部被很多影評拿來與【我倆沒有明天】相比擬的影片,基本上愛情片的成分,遠勝過警匪片的因素,情感表現多於各方槍戰。導演大衛羅利是剪輯師出身,這是他第一部劇情長片。影片攝影美不勝收,運鏡充滿詩意與溫柔的感情。相形之下,鮑伯與露絲鋌而走險的動機其實有些模糊,有點感覺他們說走就走,說犯案就犯案。凱西艾佛列克和魯妮瑪拉這對捲入牢獄糾紛的苦命情侶,情感的表現不不火,但透過鮑伯萬里尋妻女的執著,以及露絲無言的等待,終究造就了令人動容的末場高潮戲。警探派屈克疼惜兩母女,對露絲愛在心裡口難開的心事,構成片中另一股重量。至於以歌寄情,則更是盡在不言中了。【險路謎情】是一部很有溫度的電影,瀰漫著濃厚的懷舊氣氛。男女主角貼近生活,不做作的自然演技,既給人一種親切感,也體現一種世事滄桑的無可奈何。


拙琴,20/09/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immy P.


看了這部片,有點不知從何說起。這篇文章對電影有貼切的描述,索性直接轉載如下: 


出處:http://yule.sohu.com/20130521/n376650691.shtml


(來源/《銀幕》 編譯/菜頭)《平原上的印第安人》是一部細膩、樸實的劇情片,它避免了過於戲劇化的情節發展,為本尼西奧-德爾-托羅何馬修-阿馬立克兩位優秀演員提供了發揮演技的穩固平台,將一個二戰老兵在戰後接受心理治療的故事娓娓道來。
  影片根據心理學家喬治-德維克斯1951年的著作《現實與夢境》改編,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結束之後,印第安人吉米-皮卡爾遭遇嚴重的心理創傷,當時改名換姓的匈牙利人德維克斯成為了他的心理醫生,花費了巨大的心力為他治療心理和生理上的病痛。

  兩個男人都對自己的過去有所逃避,而這段治療對雙方來說都成為了一個治愈的過程。吉米漸漸認識到了自己問題的根源,而德維克斯則不在像過去那麼緊張,更是從一段戀情中找到了一點幸福。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Butler  



拍過【珍愛人生】、【性腥聞】的導演李丹尼爾斯的新作【白宮第一管家】,主角絕口不談政治,卻是一部政治訊息濃厚的影片。


【白宮第一管家】的故事靈感,來自在白宮服務三十四年,歷經八任美國總統的黑人管家尤金艾倫。在本片中,尤金艾倫改名為西索甘斯。影片一開場,就是絞刑架的畫面,緊接著敘述西索甘斯幼年在棉花田長大,母親淪為白人農場主的性奴,父親只因對主人說了一聲「嘿」就被一槍斃命。在這樣肅殺的氣氛中,西索甘斯被農場主的母親叫到家庭當佣人,奠定他往日進白宮工作的基礎。


【白宮第一管家】是西索在權力決策核心的近距離見證。藉著西索這位在不凡人物身邊工作的平凡小人物,【白宮第一管家】以個人角度窺探黑人民權的進展。表面上,盡忠職守的西索完全不過問政治,他的兒子路易斯則恰恰相反,始終為爭取黑人平等而努力,並在馬丁路德金博士的身邊奮鬥。由於長年進出監牢,也造成父子長年失和。這兩人似乎沒有任何共通之處,然而西索和兩個兒子,事實上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為國服務,甚至小兒子也為國捐軀。


The Butler  


西索服務的最高行動指南:「讓房間裡的人感覺不到你的存在。」一語點出黑人長期以來在美國社會的處境。有形的隔閡消失了,無形的隔閡卻必須經過更長的時間才能破除。影片最後以歐巴馬勝選做結,然而真正的平等並不止於此。


這部影片角色眾多、眾星雲集,其中出現最多的是歷任美國總統。有些人外型完全不搭嘎,年紀也差太多,演起來感覺很怪,例如約翰庫薩克飾演的尼克森。有些倒是意外的速配,例如艾倫瑞克曼飾演的雷根。有些外型風格皆合,也成為劇中高潮,例如詹姆斯麥斯登飾演的甘迺迪,就是有型有款的帥氣總統,悲天憫人的胸懷,交織著橫死達拉斯的悲劇。


奧斯卡影帝佛瑞斯特惠特克飾演謙卑勤奮的主角西索,從壯年演到老年,演技十分動人。歐普拉溫芙蕾飾演西索因為寂寞以酒澆愁的太太。我只知道她是名主持人,可沒想到她演戲也有兩把刷子!她和惠特克搭檔演的夫妻,歷經生命的風風雨雨,一路走到暮年,兩老相伴走過喜怒哀樂的時刻,餘韻深厚。


The Butler  


電影中有一幕我非常喜歡:西索挺身而出,向招募他進白宮的華納先生,為黑人員工爭取與白人員工同工同酬。第一次,華納先生叫他要是不爽,就去別的地方工作。聽到這話,西索只能摸摸鼻子告退。多年後,西索再度向華納先生提出同樣的要求,華納先生還是以同樣的一句話駁回。但這次西索有備而來,他說:

「我料到您會這麼說,所以我請示了總統先生,總統先生表示,如果您還是這麼說,就請您親自去找他。」然後一樣不卑不亢地離去。

哈!妙哉!我認為這是本片最精采的段落之一。

這部片在敘述黑人民權史和黑白對立時稍嫌簡略,然而以小人物帶大歷史的悲喜劇拍得讓人很有感覺,尤其幾個主角演得都很棒(「跑龍套」的美國總統就很難講了),結實地撐起整部片,個人覺得相當不錯看。


拙琴,12/09/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East  


珍妮原是FBI探員,離開FBI後,進入一家奇特的保全公司擔任特工。這家私人公司專門服務大公司,防止企業遭受環保恐怖份子以及反商激進人士的攻擊。在一次出任務的過程中,珍妮化名為莎拉,潛入一個名為「東方」的神祕無政府激進組織蒐集消息。珍妮一方面為他們的激進行動感到不安,眼前不肖企業危害社會的赤裸真相也讓她動搖。在朝夕相處下,「東方」崇尚回歸樸實簡約,單純心靈的生活方式,不僅讓珍妮原本的價值觀受到衝擊,她更愛上了組織的首領班傑明。


The East  


環保恐怖份子的題材很新鮮,用懸疑偵探劇的方式呈現亦十分扣人心弦。影片開始,「東方」組織成員到污染生態的石油集團老總家潑石油,就是個極吸引人的開場。組織成員帶面具的那一幕,令人聯想到前陣子全球各地「佔領xxx」活動時,抗議人士戴上的V怪客面具;兩者都象徵著伸張正義的反政府精神。不肖企業以糖衣包裝,欺瞞大眾,實則危害大眾生命財產的行為,「東方」主張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方式還擊。你傾倒石油,我就把石油倒在你家;你販賣聲稱無害的成藥,我就讓你喝下自家產品;你監視我,我就監視你。這個無人能預測實際結果的策略,為影片帶來高度的刺激。


The East  


相對於行動上的絕決,「東方」組織成員的日常生活,則幾乎是宗教式的,講求相互提攜與奉獻。他們並為了反抗現代人浪費食物,而翻垃圾桶覓食。


布莉特馬林(Brit Marling)同時擔任製片與女主角。她出現過的片子,我看過【捍衛真相】。她長得很美,演技也不錯。在淡然的外表下,燃燒著一顆熾熱的靈魂。演過【全面啟動】等片的艾倫佩吉,在這部片裡演一個為理念背棄父親的烈性女子,在一次任務中喪命,是一個旗幟鮮明的角色。至於飾演組織首腦的瑞典男星亞歷山大斯卡加德,則充滿著一股神祕的氣息。


【叛諜謎情】是一部精采的懸疑片。影片所透露的訊息讓人省思,雖然並不是很明白片尾要傳達的意念,光是這一點就已經難能可貴!


拙琴,08/09/201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