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2003年上映的「再見列寧」始終佔有一席之地,因此重貼出來,列隊在咖啡座的談影系列中。
-------------------------------------------------------------------------------------


「再見列寧」是一部讓人又哭又笑的電影。只是如果片頭可以暗示全片風格的話,我總覺得這部片會讓觀眾在笑了之後,殘留一絲苦澀。片子一開始播映時,配樂的前幾個樂句馬上讓我兩眼一酸;「秋天」兩個字蹦近腦袋裡,立刻瀰漫起一種惆悵的情緒。(不愧是Yann Tiersen(「艾蜜莉異想世界」的配樂者),他的音樂又讓我俯首稱臣!)剪接的畫面裡帶出冷戰時代東德的建築、外型笨拙的汽車;那是屬於那個時代的標記,那種古舊的上色方式,雖然我不熟悉,但可以感覺到屬於一個逝去的時間,屬於記憶。

主角的母親,Christiane,目睹兒子在遊行示威中被逮捕而昏厥,之後陷入長達八個月的昏迷。在這八個月之中,這位忠實的共產黨員,錯過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兩德合併,也沒有看到女兒放棄學業,生了個女兒,到漢堡王做快餐道服務。孝順的兒子Alexander為了不讓她受到任何情感上的刺激,和親朋好友聯合讓東德還魂,在母親周遭佈置出一切照舊的假象。於是,所有可能出破綻的就成了片中最大的笑點:對面大樓的工人正鋪上一面可口可樂廣告,那樣的紅,那樣的巨大,完全不可能視而不見,這位滿臉疑惑,忠實的女「同志」還不知道她的黨已經不在了,而她昔日的好友們,則極力說服她這只是一場意外。她要求吃東德時代大家都在吃的罐頭食品和咖啡,然而新國家誕生後這些早已消失,兒子只好翻遍垃圾找出舊瓶子,裝上他牌產品瓜代。還有像是當她的孫女被空中一艘廣告用的飛行船吸引,邁著剛學會走路的腳步靠過去時,觀眾心中不免一陣亂撞:她會發現嗎?她會發現嗎?

結果她雖然錯過了這一幕,卻看到更震撼的。她發現長時間臥病在床之後,自己竟然還能走路,看到一旁的兒子累到打瞌睡,就想出門透透氣:可以想見的,一個嶄新的世界在等著她。一下樓就看到要搬進公寓住的人家,帶著一堆風格前衛的家具;才走幾步,就看到柱子上IKEA的廣告,街上車水馬龍的,都是西方世界的車子。正在不明所以的時候,又出現非常超現實的一幕:一架巨大的直昇機,吊著列寧的半身像,從她眼前低空掠過。這雕像的列寧伸出右手,彷彿在邀請,也像是告退、謝幕。「再會了同志,永別!」如果雕像會開口,或許會這麼說吧?






最絕的是Alexander的同事自編自導自演的樣板新聞,一方面安撫了Christiane,一方面也圓了同事的記者夢。這個部分,在影片最後達到最高峰:兒子和同事選擇在德國統一週年時,將兩德合併的新聞反向報導,宣布東德將西德合併,而西德人民紛紛打破圍牆,湧向東德。這實在太絕了,說出了德國統一的結果,但以母親能接受的方式說出來。新聞過後,慶祝統一紀念日的煙火在夜空綻放。幾天後,母親帶著這個兒女善意的「謊言」,安詳地離開人世。片尾, Alexander以畫外音的方式說:「對我而言,母親永遠屬於過去。」那是一個一加一只會等於二,大家都有工作,所有的事情永遠千篇一律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生活並沒有比較美好,但是每個人都知道其中的秩序。一旦這個秩序瓦解了,他們也就迷失了方向,迷失在突然的自由裡。Christiane不能看到舊世界的瓦解,所以以昏迷來逃避。當初,她騙小孩先生是因為被西德的資本主義女人勾引,才拋家棄子,其實是先生苦苦等待她帶著孩子到西方會合。但是她不能想像在西德的生活,終究沒有勇氣越過國界。

事實上,我懷疑她最後是否其實是知情的?當護士試著向她解釋兩德統一,當她看著兩德統一的「假」新聞時,她瞄向兒子的目光,似乎是了然一切的,只是不拆穿,想要成全兒子的孝心,陪他演到這齣戲結束的時候。

我想像著Alexander遵循母親的遺囑,將母親的骨灰裝在煙火裡升空爆炸時,是否也正式向一個時代道別?再見,偉大的祖國;再見,青春的歲月。

拙琴,09/10/03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七年八月中旬,第一次踏上法國土地的時候,天氣非常燠熱,最高溫達到38度,可是當時寄宿家庭的Madame對我說:「這樣的高溫是很特別的,以往巴黎即便是夏天也很少熱成這樣。」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一個新聞台的台長聊起錢的問題,發現嫁/娶異國伴侶,生活在異國的一方,經常會因為沒有工作而失去生活的重心。如果是之前已經有工作的,就會因為突然變成伸手族,不像以前花自己賺的錢,失去了經濟自主,而感到很不習慣。如果像我一樣,到異國生活前沒做過什麼正式工作的,則因為到定居異國時,年紀已經老大不小,能力又不比當地人強,在求職的起點上就已經略遜一籌。再加上,並不是每個人的另一半都是工程師、高級主管,都能賺到足夠兩人生活無虞的薪水,因此即使有工作的一方不失業,兩個人的財務狀況還是會有點勉強。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星期收到EDF(法國電力公司)的一封信,上面說我們家過去六個月的電費總共是860歐元,因此提出兩種付款方案,一種是一次繳清,一種是每月付140歐元慢慢付。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夫家親戚子女眾多,我婆婆育有四男一女,這四男一女裡面,老大生了四個,老二二個,老三一個,老四三個,老五零個,然後老大的大兒子又生了兩個,不算配偶的話,這家人總共有十五個子女;加上配偶(男女朋友不算)和公婆的話一共是二十一人。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很熱鬧,不過也有令人煩惱的時候:送禮。什麼時候要送禮呢?生日要送禮,生小孩要送禮,結婚要送禮。這樣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不過各位可要知道,二十一個人,一年就是至少二十一張生日卡或禮物,這還不算朋友的部份;要是住得遠,就寄張卡片,住得近,就到對方家送禮,順便慶生。以前在台灣,過了十歲、十二歲以後就完全沒人鳥我的生日,而我家對節慶之類的事情向來都是興趣缺缺。因此我在法國,一方面對於每年生日有人送禮受寵若驚,一方面輪到要送禮的時候又頭痛不已。在法國,如果人家邀你參加生日宴會,意思就是你得準備一份禮物。但是媽媽咪呀,萬一跟壽星不熟,誰知道要送什麼才會賓主盡歡,送完之後禮物不會被轉送,送禮的人不會被唾棄呢?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聖誕禮物原則上只給小孩,不給大人。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