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an et fils

還記得十七年前看的作品,由【印度支那】導演雷吉斯‧瓦尼涅(Régis Wargnier)執導的【一生的愛都給你】(Une Femme Française)。裡面那位周旋在德國情人與法國丈夫之間的女人,珍娜(艾曼鈕‧琵雅),為追求愛情,好幾次差點拋家棄子。她雖愛小孩,但心思似乎都被愛情佔滿。用當時的道德角度來看,珍娜簡直就是亂來。即使從創意的角度來看,若非從特殊的觀點陳述,這整個故事其實是會流於陳腐的愛情-外遇故事。但是從珍娜的兒子,也就是導演本人的回憶來鋪陳這個故事,則為整部電影蒙上一層奇異的光環。

德尼‧魏斯霍夫(Denis Westhoff)是沙岡的獨子。他的【沙岡與兒子】同樣也是由長大的兒子來敘述過世母親的一生。雖然魏斯霍夫的母親大名鼎鼎,但她在世時醜聞纏身,最後貧病交迫而死,死後並留下一百萬歐元的欠稅,下場悽慘。魏斯霍夫掙扎兩年,為了不讓母親一生著作被法國政府拿去拍賣,才決定概括繼承母親的遺產和著作權,其中也包括這一百萬歐元,至今仍然未解的債務。

Sagan et fils  

台灣很早就有【日安憂鬱】的翻譯本,但是我從來沒看過。因為沙岡太有名了,而【日安憂鬱】的主題看上去是那麼頹廢。有時候某些作者名氣大面子也大,媒體大幅報導,街頭巷尾都在討論,我會下意識地抗拒這種一窩蜂的風潮,等鋒頭過去再說。有時候當風潮過去,某些作者就被大家遺忘。上世紀九0年代之前,沙岡活躍於文壇,那時我還沒學法文。等到我稍通法文並來到法國時,她已經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健康也走下坡。2004年沙岡死於肺血管栓塞,2007Diane Kurys拍了一部沙岡的傳記電影,片名就叫做【沙岡】(Sagan),這是我第一次對沙岡有粗淺的瞭解。

當我在圖書館借到這本【沙岡與兒子】時,越讀越覺得哪個導演應該根據這個版本重拍一次沙岡的故事。許多人都寫過沙岡的傳記,魏斯霍夫所陳述的沙岡,除了喜歡狂歡作樂,流連賭場,愛好馬匹和跑車這些外人熟知的浮誇面外,她也是一位對兒子關懷無微不至的母親,會和他討論文學和音樂。即使沙岡在他出生那年就和他父親離婚,但兩人隨後一直同居到1970年代初期,魏斯霍夫顯然沒有缺少父母親的關愛,度過愉快的童年期。他對父母親及周遭親友的回憶,充滿著對往事的動人描述。在魏斯霍夫筆下,沙岡和魏斯霍夫的父親都是無拘無束,愛好自由的人。魏斯霍夫的父親更是無自由毋寧死的堅決典型,而他從美國落腳法國,從一個只會說彆腳法文的美國模特兒,到成為迷倒眾生的半個雕刻家、翻譯家,堅持兒子要講正確的法文。直到他最後發現得癌症,並在短時間內去世,魏斯霍夫刻畫了一幅生動的父親肖像。

Sagan et fils  

魏斯霍夫筆下的沙岡是一個慷慨的女性,他不諱言母親浮誇的生活方式,但他明確指出沙岡向來喜歡速度快的事物,例如能讓她有自由感受的跑車;她從小就喜歡馬匹,她對跑車與馬匹是真心喜愛,而不是拿來炫耀。至於沙岡對金錢的揮霍,他則轉述母親的話,是因為她從小生長在布爾喬亞家庭,父親收入穩定,母親不用上班,一直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當她因【日安憂鬱】一炮而紅時,她還未滿二十歲,這筆巨大的版稅收入就好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她聽從了父親的建議,不存起來也不拿去投資,而是拿去花掉,和朋友一起分享這筆財富。當她帶著兒子去逛跳蚤市場時,有時會空手而歸,那是因為她把身上一部份或全部的錢,都施捨給乞丐。根據魏斯霍夫的描述,沙岡是一個有人求援就必定出手相助的(濫)好人。甚至有人寫信要求她捐助鼻子整型的費用,她也照出不誤,結果那人整型失敗,反過頭來怪到沙岡頭上。有一段時期,她為自己多賺多花的生活形態感到困擾,而讓銀行專員幫她管理。後來她的女友佩姬‧霍石(Peggy Roche)解除銀行專員的服務,親自打理沙岡的生活。等到佩姬過世,沙岡的財務狀況又疾速陷入混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加上沙岡捲入「艾爾弗」(Elf)事件中,種種事件使她的晚年過得極不平靜。

 

沙岡1979年拍攝的短片【又一冬Encore un hiver

魏斯霍夫沒有描述沙岡過世前的那段人生;書中最後一章著重描述他為母親債務所做的奮鬥。除了這章比較嚴肅之外,整本書大致都以愉快的筆調寫成,即使是痛苦的往事,也是以諒解與包容的心情寫就。作者強調他在【沙岡與兒子】描述的是他與母親相識三十年的記事,描述的是「他」所知的真相,同時也指出某些傳記作者的謬誤。在這本動人的記事中,沙岡,這個馬爾侯口中的「迷人小怪物」(charmant petit monstre)和圍繞著她打轉的人們,就像太陽周遭的行星,自成一個小宇宙。今天這個小宇宙幾乎碩果無存,但魏斯霍夫的書讓無緣見證這個時代的人,有機會認識一點宇宙殘存的星塵。我想這也是年已半百的作者,寫作此書的初衷之一。

拙琴,04/09/1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拙琴 的頭像
    拙琴

    莫比埃湖畔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