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期間,一票同事跑去十三區吃廣式餐廳。大家點了合菜,吃得津津有味。餐廳份量給的多,吃到後來,大家紛說吃飽了。馬丁呼叫阿道和拙琴兩個肚量大的「清道夫」把菜吃完。

阿道應允同時,詩興大發,立時評點:

「山珍海味,定要清得一滴不剩。以為吃完了,結果還有!(Quand il n'y en a plus, il y en a plus encore!)

拙琴,05/02/2014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llas Buyers Club  

如果生命只剩下短短三十天,你還會用同樣的眼光看待時間嗎?

如果過去在酒精、女人與毒品中虛擲了生命,還有可能在來日無多的日子活出最後的燦爛嗎?

不見棺材不掉淚。沒碰到懸崖,不知道要勒馬;若非當頭棒喝,生命不知道要轉彎。

文章標籤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風立ちぬ  

宮崎駿的作品陪伴著我成長的歲月,這位滿頭白髮的老爺爺每次出新片都是影界盛事,加上這次法國媒體也給他N次放羊的收山之作"風起"很高的評價,因此我去看的時候抱著很大的期待。結果呢?除了頭一次看宮崎駿的電影看到有點愛睏,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片中散發出詩意和愛情故事。至於電影敘述堀越二郎在設計出零式戰鬥機的段落,照理說應該是全劇重心,反而看了有點無聊,正是讓我看了想打盹的地方。

宮崎駿這次脫離了寓言或神話的世界,敘述真實事件。雖是真實事件,從主題的選擇上,明顯看得出有宮崎駿嚮往飛行的影子。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堀越二郎就是宮崎駿的化身。由於主角是零式戰鬥機的設計者,"風起"的故事在亞洲受到了很大的爭議,尤其是當年遭受日本入侵的國家。整部片看下來,宮崎駿並未特別著眼於政治意識之爭或反省軍國主義。劇中談得上批判軍國主義的,只有片尾堀越二郎眼看成群的零式戰鬥機飛向海外出征,嘆道:"他們沒有一架能回來!"輕輕帶過他一向的和平反戰主張。他特別注重的是堀越從小夢想飛行,到設計飛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他數度運用一個非常"全面啟動"式的手法,讓堀越不斷在夢中與義大利卡波尼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神交。於是,雖然沒有奇幻故事做背景,宮崎駿自己為故事注入了奇幻的氣氛。畢竟,在夢裡,一切都有可能。

文章標籤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鍋貼不喜歡早睡,每次睡前都會巧立名目拖延睡覺時間。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叫我陪他睡一下子。他總是用帶著洋腔的中文說:陪我睡一點點而里耶,糾好了!

昨天又應觀眾要求,陪他躺了一下。我靈機一動,和他談兒童營養素的事。我很認同營養學的概念,但是他受爸爸影響,每次要他吃就百般排斥,說什麼都不願意吞!

「鍋貼,你覺得我為什麼要叫你吃兒童營養素?」
「不知道。你想找我麻煩?想賣產品?」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olero P1070529  

說起來或許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在昨天之前,我從來沒進過瑪黑兄弟的店面,而我已經在巴黎郊區住了十幾年。我會知道瑪黑兄弟,還是因為多年前浣熊妹在巴黎的同學,曾經送我一包瑪黑兄弟的「藍蓮花」。

為什麼會這樣呢?表面上的原因是我住得離巴黎很遠,約半小時RER車程,而瑪黑兄弟的店面都在巴黎市內或機場。實際原因是:

文章標籤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2 years A Slave  

有些罄竹難書的罪行經常被搬上銀幕,但只有少數導演真正揭發其中罪惡的複雜與深度。史蒂芬史匹柏的【辛德勒的名單】如此,史提夫麥昆的【自由之心】亦如是。兩位導演透過在慘無人道的環境中,堅持點亮的一盞人性之光,讓善惡兩相對照。

在漢斯季默悲天憫人的音符襯托下,影片敘述南北戰爭前夕,黑人男子所羅門薩普(奇維托艾吉佛)從自由人淪落為奴的悲慘遭遇。所羅門原是住在紐約的自由黑人,有妻室,有房子,穿著打扮就像當時的布爾喬亞階級白人當時他的小提琴琴藝名聲正日益遠播。豈料,他遭到兩個白人設計,污衊為喬治亞脫逃的黑奴,將他賣給黑奴商人,送到蓄奴的美國南方,抹去他的姓名。為了生存,被改名為普拉特的所羅門學會服從少言,假裝不識字絕口不提自己的過去。

文章標籤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Spectacular Now  

如果不是在珍珠或白蘿蔔」(白話一點講就是「好片或爛片」)網站上看到介紹,光看劇情簡介,我完全不會想進戲院看這部青少年戀愛片,更不會知道這部片獲得2013日舞影展評審團演員特別獎。

【戀夏進行式】的片名是否讓你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它沿用了【戀夏500日】的片名模式,因為它出自於同樣的編劇之手:史考特諾伊史達特與麥可魏博。兩部片的故事雖然不同,但都有一位特別的女主角。在【戀夏500日】裡,她名叫夏天(Summer);在【戀夏進行式】裡,她名叫艾咪(Aimee)。

文章標籤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uber Accident  

17日早上在Auber車站清理的人員(來源:Twitter

巴黎地鐵如果是人,就是位超過一百一十歲的人瑞。百年來,血管不斷增生,每天血管裡跑著幾百萬人次的流量,各色人種,國內國外。

雖然百年前開通時,巴黎是全球首先擁有地鐵系統的城市。可經過這些年,血管彈性變差了,血液也變濃稠了。鐵是最會氧化的,偏偏地鐵系統裡就是鐵最多,每天幾百萬幾百萬的旅客高頻率使用,不氧化生鏽才怪。結果就是小病不斷,嚴重一點便中風停擺大半天。即使類似的網路不斷增生,政府也給老奶奶輸血,更換新車廂,但是血管畢竟老舊,新血在老舊血管裡跑,還是沒有解決系統老化的問題,而且老奶奶體內細胞多少跟新血發生排斥現象,在新車廂裡外塗鴉。才一兩年的時間,這些車廂看起來已經沒那麼新了。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影藝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今天公布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以下為主要獎項入圍者。

*最佳影片獎:

「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法國2月5日上映
「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法國去年11月20日上映,但已看過丹麥同類電影,對這部興趣缺缺,沒看。
「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法國1月29日上映,感覺是馬修麥康納修程正果拿影帝的潛力之作!
「地心引力」(Gravity--法國去年10月23日上映,創造觀影新感受
「雲端情人」(Her--法國3月19日上映
「內布拉斯加」(Nebraska--法國4月2日上映
「遲來的守護者」(Philomena--法國1月8日上映,片子不錯,但陪榜機會居多
「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法國1月22日上映,感人至深
「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法國去年1225日上映,史柯西斯寶刀未老,豁出去了!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連去同一家ZARA逛了三次,但中意的嫌太貴,便宜的沒興趣。

昨天逛到童裝部門,看到有鍋貼2012年很著迷的憤怒鳥。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兩部重拍電影【鈕扣戰爭】(La Guerre des boutons)鬧雙胞之後,今年(2014)法國影壇又非常有志一同的推出兩部知名服裝大師聖羅蘭的傳記電影。這些片商實在太有默契了!

文章標籤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ilomena  

【遲來的守護者】是一顆包著溫情的炸彈。二個月前在戲院看到預告片時,我對史蒂芬佛瑞爾斯(【塔瑪拉小姐】、【黛妃與女皇】、【美麗壞東西】...)集合重量級演員茱蒂丹契與史蒂芬庫根的新片充滿期待。

二個月後,【遲來的守護者】驗證了我的期待,卻帶給我另一個震撼,而且這個震撼正巧來自於一部在家裡躺了很久的DVD,那是彼得穆蘭2002年的作品【瑪德琳姊妹】。【瑪德琳姊妹】講述1960年代四個愛爾蘭女孩在「瑪德琳洗衣工場」(Magdalene Laundries的悲慘命運。這間位於都柏林附近,由天主教教會管理的機構,從19221996年間,收容了一萬名因未婚生子或被強暴等因素被送到那裏接受「再教育」的愛爾蘭年輕女子。

文章標籤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 soldesP1070510

冬季折扣開跑了!去年聖誕節服飾業買氣不佳,累積了很多庫存。其實也不是只有他們買氣不好,很多公司行號都這樣。聖誕節買氣最好的應該是平板電腦吧!所以也是不太可能打折的商品。

打折第一天照例跟同事去逛商場,連逛了五家,感覺價格還太高,畢竟總共五星期的時間。不過,我們倒是挖到一些不錯的商品,例如原價3.99歐的保暖高領T恤,打二折後只剩0.79歐,最後兩件被我們買走了^^。

文章標籤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新聞週刊」「沒落的法國」一文出現後,法國人紛紛出面為自己辯護,其中也有認同作者說法的。下文是旅居巴黎的荷蘭記者Stefan de Vries回應論戰的文章:法國的一切沒那麼糟糕(Tout n'est pas si pourri en France)。筆調幽默,對我而言,也是比較接近事實的。
 
Stefan de Vries一文刊登在「國際通信」網站上(http://www.courrierinternational.com/article/2014/01/07/tout-n-est-pas-si-pourri-en-france),原文以法文寫就,以下為全文翻譯。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Fall of France  

這兩天,一位美國記者Janine di Giovanni在「新聞週刊」上寫了一篇以「沒落的法國」為題的報導,在法國引起論戰。Janine di Giovanni是著名的戰地記者,曾多次得獎。她十年前離開倫敦,定居巴黎,她住在盧森堡公園對面。如果在台北,差不多等於住在大安森林公園對面。

原文翻譯如下。今天,另一位派駐法國的荷蘭記者Stefan de Vries寫出回應。我覺得他的回答甚為中肯,將會貼在下一篇。http://www.courrierinternational.com/article/2014/01/07/tout-n-est-pas-si-pourri-en-france?page=all

Janine di Giovanni的原文:The Fall of France沒落的法國 http://www.newsweek.com/fall-france-225368

這情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今天法國的情況被拿來和1685年相比。當年,建造凡爾賽宮的路易十四廢除了保護法國新教徒(預格諾派)的南特赦令。路易十四企圖以共同的信仰統一王國,迫害預格諾派。結果造成七十萬人逃離法國,到英國、瑞典、瑞士、南非和其他國家尋求庇護。 

拙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