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上班族的午餐其實沒什麼選擇,多半都是外食。如果是在繁華的城市,還可以吃到不錯價錢又可接受的餐館,如果是在工業區,有可能同事一起開車去附近餐廳。像我這種沒車子、附近也沒有什麼平價好餐廳的員工,為了省錢,多半自己帶便當。
公司有提供微波爐。以前,我會自己帶飯加熱,但是後來讀了一些養生書籍之後,發現微波爐這種東西還是少碰為妙,因為盛放食物的塑膠容器在微波爐裡面不但會釋出有毒物質,食物的結構也會改變。
法國上班族的午餐其實沒什麼選擇,多半都是外食。如果是在繁華的城市,還可以吃到不錯價錢又可接受的餐館,如果是在工業區,有可能同事一起開車去附近餐廳。像我這種沒車子、附近也沒有什麼平價好餐廳的員工,為了省錢,多半自己帶便當。
公司有提供微波爐。以前,我會自己帶飯加熱,但是後來讀了一些養生書籍之後,發現微波爐這種東西還是少碰為妙,因為盛放食物的塑膠容器在微波爐裡面不但會釋出有毒物質,食物的結構也會改變。
最近鄰居小孩番的指數已經讓我想要叫鍋貼離她們遠一點。以前講過好幾次,晚上我們下班很累,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希望她們來玩,結果她們還是每天都問鍋貼可不可以來玩。我很疑惑,鍋貼就這麼喜歡跟這些人玩嗎?他現在還學了一些她們的方言。
我決定了解一下這個狀況,便趁陪他睡覺時跟他談了一下:
我:「鍋貼,你真的很喜歡阿美(鄰居小孩,也是他同學)喔?」
鍋貼:「不知道,一點點。」
我:「我覺得她跟她妹妹很煩耶,像糖果和晚上不要來的事情,已經講過不知多少次。你沒有跟她們說嗎?」
鍋貼:「糖果的事有,晚上的事我忘了。」
昨天一回家,就聞到濃烈的香水味.我馬上就認出那是我最寶貝的香水:
"誰用了我的香水??"
室友說:
"鍋貼放屁很臭,跑去拿你的香水拿來噴.我已經跟他說過,"小心媽媽處罰你,不讓你玩WII!""
"然後呢,他怎麼說?"
"他什麼都沒說,看起來很害怕的樣子."
我叫來頭號嫌疑犯:
"鍋貼!你有用我的香水嗎?"
以往通勤時,很多人都在車上看書,而我幾乎都在補眠。自從做了肝膽排石,精神好的時候多了,沒事做發呆挺無聊的,於是就跟眾多旅客一樣看書--雖然還是會補眠。
我家那位室友對王室和布爾喬亞階級敏感,所以對法國王室歷史一概不知,也不感興趣。我雖然不反王室,但是這方面的知識也是少的可憐。但這本【查理九世】卻讓我覺得很親切,因為它讓我想起大學看的電影【瑪歌王后】(La Reine Margot),連結起我青春的回憶。
同事在藥房買到的瀉鹽
離上次肝膽排石過了約一個月,到了二次清除的時候。這次去別家藥局買瀉鹽,還是沒買到,還好同事幫忙買到一些。
這次剛好碰上轉換成夏令時間之後的那個星期。每年二次轉換夏令/冬令時間,我大概都需要一個星期完全適應;那個星期的精神會比平常差一些。這個星期也不例外。
週六去超市買菜時,有時候我們會去一間以上。我們大概知道該買什麼,所以會買的就是那些,但是鍋貼可不,他想要的會重複拿。鍋貼喜歡買牛奶巧克力棒、洋芋片和汽水。我不喜歡他吃這些垃圾食物,但是他爸爸都會放行。
有一次他在中國超市拿了兩瓶汽水、一瓶木瓜果汁、一包荔枝糖果,在另一家拿了一包六入裝的TWIX、兩盒KINDER SURPRISE、二公升裝的OASIS果汁(20%果汁,80%水)、一盒品客洋芋片,還有可重複充電的電池、學校用的作業紙。我要他拿掉重複的項目,他不肯,最後只成功拿掉一盒KINDER。我一看菜籃裡面的東西,就知道又要超過預算了,但已經到了要結帳的時候,當場臉色很難看。
上車後我跟鍋貼說,你買太多無用的東西,擠壓掉我買WII遊戲的預算了,我必須取消四月底預定買的那樣!鍋貼抗議,我還是堅持,先生跳進來說:「你幹嘛老是要取消他這個那個?」
奇怪,都沒有人要當壞人,你家錢可以這樣花喔?
我想了一下,跟鍋貼打個商量:「這樣好了,你拿的這些汽水啊、巧克力啊,是不是可以二星期吃一次?你每次都一下就吃完,還沒到星期三就全都沒了,但是可麗餅你又拿太多,結果最後過期丟掉,很浪費耶。二星期吃一次的話,或許我最後還是可以保留買遊戲給你的預算。」
鍋貼說:「好吧。」
為了振興鍋貼學習中文的動力,我提議從現在到六月底,如果他好好念、有進步,也有好好練功,我就送他WII遊戲。但是鍋貼沒有辦法等那麼久,我想了想,同意四月底提前獎勵他一次。
小朋友很認真的在網路上選擇他想要的遊戲,還e-mail給我,還中途改變心意換遊戲。我說:「好貴喔,你要認真唸書才有喔!」
鍋貼:「你在勒索我!」(C'est du chantage !)
在法國這些年,有很長時間覺得不是很快樂,覺得我的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但我要的生活究竟是怎麼樣?錢賺多一點就夠了嗎?好像又不是這樣.
我相信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有他的目的.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必須要符合他這一生的任務,才會順利成功.
也有的人並不在乎工作,像去年認識一位信基督教的法國小姐,她就說她真正的目的在於傳教,工作只要讓她足夠生活就好了.如果今天她必須去打掃,她也會去的.
確實錢只要夠就好了,知足常樂的人士最幸福的,我也同意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有更高深的目標.
......曾幾何時,在大學的時候,曾經許了一個願.隨著時間過去和生活上遭逢的各種變化,我逐漸淡忘了這個願望.即使偶爾想起來,我也覺得那是不可能的,太難了,自己否定了自己當初的許願.
從2006-2007年左右到現在,花了好幾年時間,找回當年的初心.從前年開始,我逐步給自己設下新的挑戰,像五百公尺跨欄,一個又一個地跳過去.每次遇到重大挑戰時,我就告訴自己:"你一定可以!你要相信自己!".然後用最沉穩的心情通過考驗.
當障礙留在身後時,那種感覺只能用爽來形容.漸漸地,我覺得我的人生好像跑在它該跑的軌道上了,那種快樂不是任何財富可以衡量的......
拙琴,28/03/2012
【雨果的冒險】的開場令人想到【心靈鑰匙】:父親驟逝後,兒子竭盡全力要從他遺物中,找出父親留給他的訊息,而關鍵同樣是一把鑰匙。所不同的是,【雨果的冒險】鑰匙打開的,是一段塵封的電影之愛。
【雨果的冒險】故事背景是30年代的巴黎。主人翁雨果.卡柏瑞是一個12歲孤兒,他母親早逝,父親(裘德洛 飾)在修理博物館機器人的過程中不幸被火舌吞噬。父親過世後,雨果被醉鬼伯伯領走,和他一起住在車站負責管理時鐘。為了獲得修理機器人的零件,他認識了車站裡玩具修理小舖的喬治爺爺(班金斯利 飾),和他的教女伊沙貝兒。喬治爺爺看到雨果身上的機器人小冊時,大驚失色,當場沒收。當雨果和伊沙貝兒成功修復機器人,機器人在紙上寫出--或者應該說是畫出--訊息之後,他們很快就發現這個機器人和喬治爺爺之間的關係,還有喬治爺爺的另一個身份......
麥約美術館
走出巴黎地鐵十二號線Rue du Bac站,順著路標走下去,不到二分鐘就可來到麥約美術館(Musée Maillol)。離台灣駐法辦事處約兩條街距離的麥約美術館,座落於巴黎聖傑曼德佩區,是在法國畫家、雕刻家阿西斯帝德‧麥約(Aristide Maillol)的模特兒迪娜‧維爾尼(Dina Vierny)催生下建立的。維爾尼在十五歲那年認識了麥約,從此展開十年的合作關係。麥約以她為模特兒,先畫下草圖,再以草圖製成雕刻。她也為馬諦斯、波納爾擺姿勢。1944年,麥約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二十年後,維爾尼決定成立基金會,將麥約的全部作品公開展示,麥約美術館因此誕生。
麥約美術館面積不大,總共三層的展示空間。最上層固定展出麥約的作品(繪畫、雕刻),其餘部分則是流動性的展覽。
阿特米西亞特展
今年三月十四日至七月十五日,麥約美術館舉行阿特米西亞特展。阿特米西亞‧楨迪列其(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4),習稱阿特米西亞,是出生於羅馬的巴洛克畫家。阿特米西亞的父親奧拉茲奧‧楨迪列其(Orazio Gentileschi)是著名畫家。阿特米西亞十二歲起就在父親的畫室裡學習,當父親的助手。在耳濡目染下,阿特米西亞很早就表現出繪畫天分,而且比弟弟們更出色。她又在羅馬的教堂和畫廊裡研究文藝復興、風格主義,和巴洛克名家的原作,對米開朗基羅、卡爾拉奇、卡拉瓦喬等大師作品心領神會。楨迪列其父女倆的畫風都受到卡拉瓦喬的影響,但是阿特米西亞的畫風較自然,她父親的較為理想化。阿特米西亞在十七歲所畫的《蘇珊娜與老者Susanna e i Vecchioni》顯示她同時受到卡拉瓦喬和波隆那畫派的影響。
鍋貼現在學中文有點疲軟,為了鼓勵他,我跟他說:"如果你好好學到學期結束,我就送你一個WII的遊戲.""
他說:"遊戲?什麼是遊戲?是Yoshi嗎?"
這下換成我不懂了:"誰是Yoshi啊?"
他說是遊戲裡面的"Yoshi".我越聽越不懂,於是不管他繼續說:"遊戲就是jeu(法文的"遊戲")啦."
他說:"到六月還好久耶,可以馬上買嗎?"
阿道在公司安裝的電腦光碟器或內部硬碟,經常不用螺絲固定,用久了會漸漸位移。有一次,他在一台電腦上裝了兩個光碟器,其中有一個沒有任何線路,懸空在那裡。
小威:「阿道,為什麼這光碟器旁邊沒有任何線路?」
阿道:「這光碟器是不動的!放這光碟器進去,才不會漏一個大洞!這樣老鼠才不會跑進去!」
拙琴,21/03/12
法國第二台(France 2)3/21晚間新聞中獨家播出的梅拉影像
穆罕默德‧梅拉,今年二十三歲,是三月十一、十五和十九日在蒙投邦和土魯斯犯下槍擊案的嫌疑犯,為阿爾及利亞裔法國人,躲藏在離土魯斯市中心不遠的一間公寓裡。他在這間公寓裡住了幾個星期。
三月二十日晚間十一點,土魯斯的危機處理中心決定逮捕梅拉。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一日半夜三點零五分,法國反恐特種部隊黑豹突擊隊(RAID)曾經試圖攻堅,造成二警察受傷。攻堅失敗後,警方和嫌疑犯協商,整整對峙三十二個小時後,在三月二十二日上午十一點二十七分,雙方交火,用掉三百顆子彈。梅拉跳窗逃逸時被警方擊中頭部喪生。
梅拉與警方對峙談判時,表示攻擊猶太學校是為替遭到以色列殺害的巴勒斯坦兒童復仇。而遇害軍人和他同為北非裔人純屬巧合,他的目標是狙殺法國軍人,抗議法國干預外國;他說他總是單獨作案。開火當時,大樓住戶尚未撤離,有住戶顫抖著聲音接受電話訪問。早上七點以後,好幾位猶太社區代表前往現場。該地被警察團團包圍。一開始,警方要求大樓住戶留在家中,門窗緊閉,燈火熄滅。警方曾經要求嫌疑犯之母加入心戰喊話,但被她以「對兒子無任何影響力」而婉拒。